京城怀旧(190):西四北八条
(2019-12-07 16:40:26)
标签:
京城怀旧西四北八条庆宁寺宝禅寺富国街 |
分类: 思一心事 |
虽然是立秋之日的傍晚,还是不减暑热。西四北八条是我那天怀旧计划的最后一个目标,由东至西而去。
我没有看到的这个被遮蔽的牌子(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2d3320102yi7a.html)。同样根据他的叙述,长寿庵的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和清代都有大规模的重修,建筑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僧房等40多间。1907年重修长寿庵时,将当年位于宝产胡同的宝禅寺迁到此处,并将长寿庵改名为宝禅寺。据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宝禅寺内还有僧人居住,至六十年代中期僧人及佛像被清出庙宇。从此成为民宅,虽然院内临建比比皆是,但寺院的基本建筑还是保持了原状。
西四北八条胡同元、明属鸣玉坊,清属正红旗,现属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四合院平房保护区。因明永乐(1403—1424)年间所封武安侯郑亨府第在此而明代得名武安侯胡同。清代改称五王侯胡同,1911年又改称为武王侯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是西四北西侧由南往北的第八条胡同,所以改名为西四北八条。胡同长424米,宽6米。仍保存元代胡同旧制。现胡同中的37号院为明、清时期的长寿庵,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宝禅寺又迁此(当时为武王侯胡同18号院)。胡同中的现51、53、55号院(原武王侯胡同24号)是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的庆宁寺。此外,合同中的5号院和58号院,是保存较好的四合院。
东口这家店把窗户利用起来,很显生活气息。
八条一号是个餐馆,门户很低调,从窗户却可以看到里面空间不小,食客满满,那天正是立秋要贴膘,店里的肘子卷饼吸引了不少食客。后来在网上查到,那是一间将北京菜和云南菜融合的网红店。
根据博友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2d3320102yi7a.html所述,这里就是宝禅寺(长寿庵)遗址。
八条一号是个餐馆,门户很低调,从窗户却可以看到里面空间不小,食客满满,那天正是立秋要贴膘,店里的肘子卷饼吸引了不少食客。后来在网上查到,那是一间将北京菜和云南菜融合的网红店。
根据博友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2d3320102yi7a.html所述,这里就是宝禅寺(长寿庵)遗址。
我没有看到的这个被遮蔽的牌子(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22d3320102yi7a.html)。同样根据他的叙述,长寿庵的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和清代都有大规模的重修,建筑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僧房等40多间。1907年重修长寿庵时,将当年位于宝产胡同的宝禅寺迁到此处,并将长寿庵改名为宝禅寺。据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宝禅寺内还有僧人居住,至六十年代中期僧人及佛像被清出庙宇。从此成为民宅,虽然院内临建比比皆是,但寺院的基本建筑还是保持了原状。
很感兴趣的助浴服务中心。
夕阳美景,可惜我的相机和技术都不给力。
进了这个挂着庆宁寺牌子的院子,看到一些大屋顶的老房。与院中一位老妇交谈,说确实有两座以前的“大殿”,早就不存,她早年从张家口迁来,已经六十年了,现在孩子都不在这里居住。
夕阳美景,可惜我的相机和技术都不给力。
进了这个挂着庆宁寺牌子的院子,看到一些大屋顶的老房。与院中一位老妇交谈,说确实有两座以前的“大殿”,早就不存,她早年从张家口迁来,已经六十年了,现在孩子都不在这里居住。
看到网上有对话:
要求京政办发〔2018〕20号,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1月16日印发《关于做好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恢复性修建和经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建发【2019】18号)文件精神,西城区政府将按照文件精神积极推动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腾退和修缮工作。实施政策正研究制定当中,待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确定后将向社会公布,届时请您予以关注。 2、针对加盖二层及深挖坑问题,经核实,西城区西四北八条庆宁寺未发现挖深坑的现象。但现场存在旧有的二层违法建设,执法队员已在现场拍照取证,待综合治理时予以统一整治。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出西口,到了赵登禹路。
看到马路对面的老房子,也过去看了看。
西城区西四北八条庆宁寺属于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内部住宅居民均为直管公房居民,内部居住环境恶劣,属于文物的房屋,被进行了私自处理,加盖了二层,三层,还有深挖坑的,请问区长,庆宁寺是否属于文物腾退范畴?何时可以文物腾退?如果不属于文物腾退,是否可以直管公房腾退?何时腾退?
出西口,到了赵登禹路。
看到马路对面的老房子,也过去看了看。
网上所述:
2017年8月19日 - 富国街东起赵登禹路,西至育幼胡同。明朝时称大桥胡同,清初在胡同东口路北建祖大寿宅邸,因而这条不长的胡同被改称祖家街,1965年后改为富国里街。
北京有多少宏大的庙宇、华贵的王府被损毁,被拆迁,已经无迹可寻或面目全非,但值得庆幸的是祖大寿祠保存、维护得十分完好。在富国街3号,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府门三间、过厅三间,前院正厅五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后院后寝五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另有西跨院和花园,是典型的清朝官僚住宅的格局。在前后院之间有一座规模很大、极为精美的垂花门,在北京的住宅中十分少见。在打通平安大街和扩建赵登禹路时都特意避开了祖大寿祠。北京三中对古建更是爱护有加,他们在学校扩建时,将新教学楼建在西边,没有拆除旧建筑。三中是传统祠堂与崭新的教学楼东西并列,各得其所。1995年,三中在原老舍先生读书的教室里开设了老舍陈列室,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亲自剪彩。
前一篇:京城怀旧(189):西四北七条
后一篇:中国好手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