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怀旧97:中山音乐堂
(2015-02-18 08:25:27)
标签:
京城怀旧中山音乐堂陈思亮钢琴独奏音乐会文化杂谈 |
分类: 思一心事 |
终于发布2015年的记录了。眼看进入农历新的一年。
受邀到中山音乐堂看音乐会。因为一直想去我未曾到过的中山音乐堂,也很多年没有到中山公园了,所以没有悬念地欣然前往。
晴朗的天气,夜色中行走在北京最中心、最有历史的地区,东张西望着,真是很奇妙的感觉。也因此忽略了安全检查的繁琐。
借机学习一下历史:
北京中山公园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
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年改名中山公园。公园的主体建筑为社稷坛,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改名中山堂。
天安门城楼。
我们那晚的音乐会是21岁的青年钢琴家陈思亮的独奏音乐会,他演奏了巴赫《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以及肖邦四首《叙事曲》。
陈思亮曾获加里-格拉夫曼、巴杜拉-斯柯达等音乐家称赞。陈思亮11岁时已在美国及世界多个钢琴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其中包括美国音乐教师协会举办的协奏曲比赛第一名和
2005年世界钢琴比赛最高级的总奖。
近期的演出预告,争取去看。
原名“克林德碑”,建于1901年,1900年,义和团群众杀死了德国公使克林德。1901年9月,清政府同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了“在遇害处所竖立铭志之碑”的卖国条文,不久便在东单建立了克林德碑。一战后,1919年将其移建此处,改名“公理战胜”坊。
1952年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友好会议”,决定将此坊改名为“保卫和平”坊。“保卫和平”四个字为郭沫若所题。
急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