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崇仁古镇的玉山公祠

标签:
旅行嵊州崇仁古镇玉山公祠全国重点文物旅游 |
分类: 行万里路 |
这次采访,选在了崇仁镇的两个村,多半是机缘巧合,小半是有意为之。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机会领教于今越来越稀缺的、原生态、未开发的古镇风貌。
一圈走下来,也感受到古镇保护面临的挑战,一是资金短缺逼得人们往旅游开发寻找出路,一开发就把不住适度和过度的界限,于是无数的江南古镇和各地古镇如周庄如丽江成了南辕北辙、不伦不类、惨不忍睹;二是基本管理和基础设施跟不上,我们到的那天,也许是因为连日阴雨,垃圾和公共厕所散发出令人不快的气味;三是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因为就业等等原因离开,古镇里也只有老幼妇孺,显得生机不足。我们所到的下应村,村民已基本无地,都折价转让给政府,政府又搞企业开发了。年青村民感叹到,我们已经没有土地、没有根了,我们的后代更没有了!
忧心无用,闲话不说,偷得浮生半时闲,先转古镇。
当地人说起古镇历史,语焉不详。一说是网上资料指有近千年的历史,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即今金华)分迁此地,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而命名“崇仁”。南宋以来,单裘氏一族,就有4个进士,38名举人,仕宦者几十人。另一说,从建筑看应自明清始。我想两者并不矛盾,人员的迁移和集中更早,建筑的形成和呼应稍晚。玉山公祠曾于民国25年(1936)重修,2006年4月,嵊州市政府又投资对其进行修缮。
玉山公祠是崇仁古镇的标志,建于清乾隆56年(1791年),是裘姓宗族的公祠,玉山公(1700-1788),字佩锡,号玉山,附贡生,敕赠儒林郎,为裘氏十九世祖,据说他事业有成,财富丰厚,先为子女后人建造房屋,其后人之后为他建造公祠。
玉山公祠以窗台、楼阁、牛腿上的众多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木刻、石雕、堆灰作品著称,被认为是“民间艺术宝库”。玉山公祠还见证了越剧的发展,袁雪芬、傅全香等曾在这里的戏台展现风华。
2006年确定为全国文物保单位。
县发的牌子被放到了角落墙根。
网上下载的照片(走近古村落http://blog.wzdsb.net/space-16828185-do-blog-id-124771.html)
路面保存了当年的风景,是个元宝图案。
有人在此居住,竟公然挂着私人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