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

标签:
转载 |
分类: 伤寒金匮 |
原文地址: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作者:中原儒医
旋复代赭石汤
组成:
旋复花(三两) 代赭石(一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条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噫气不除,胃逆而兼蓄饮也.主旋复导饮下行,代赭镇心降逆,而邪之留滞者,复用生姜半夏以开之,气之逆乱者,用人参甘草大枣以和之,虚回邪散,则痞可解而噫亦止矣!
运用:
1.以心下痞鞕,噫气频作,呕呃,苔白滑,脉弦虚为证治要点。
2.原方代赭石用量较轻,恐其苦寒质重伐胃。若胃气不虚者,可去人参、大枣,且加重代赭石用量,增其重镇降逆之功;若痰多者,可加茯苓、陈皮等以化痰和胃。
3.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呃逆等属胃虚痰阻者,均可用之。
注析:
1.旋复代赭汤
在整体动物实验中,旋复代赭汤对正常小鼠的小肠运动无明显促进作用;对阿托品或吗啡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无明显拮抗作用;但对左旋麻黄碱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有明显拮抗作用。提示本方对某些病理状态下小肠运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功能有关。
2.旋复代赭汤的镇咳平喘作用
旋复代赭汤对小鼠及豚鼠均有镇咳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有抑制作用,且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显示旋复代赭汤具一定程度的镇咳平喘作用。
备注:
代赭石又名须丸、赤土、丁头代赭、血师、紫朱、赭石、土朱、铁朱、钉头赭石、钉赭石、赤赭石、红石头、代赭,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
主产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就得到本品。
引文注释:
《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
《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
刘渡舟老师解释:“挟旋覆花以理肝气之逆”(刘渡舟伤寒临证带教笔记第138页)。
《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
《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前一篇:[转载]刘保和“抓主症”心得点滴
后一篇:[转载]经方的脉诊--冯世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