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左右侧穴位的区别

(2017-12-01 15:19:46)
标签:

转载

分类: 各家针灸
原文地址:左右侧穴位的区别作者:fafangzhai

从一个医案说起,一次给一胃病患者针灸,病患当时觉胃胀闷,当时取左足三里,稍运针,病者觉得胃部更加胀闷不舒服,且随着运针用补法时,患者更觉难受,于是采用泻法,病患才觉轻松,病者明显是虚证却要用泻法,当时甚为不解,于是再改为补法,病患立又觉胃部胀起,真是好似气球!等病患觉得颇胀难受时,立即起针,改针右则足三里,这时神奇的事出现了,病者立觉胀得难受的胃好泄气的气球一样,慢慢消胀,根本就不用运针了,下针约四十五分钟,胃胀全消,且开始觉得肚子饿想吃东西。当时我颇觉不解,因为同名穴位而左右的区别从各种经典里根本没有详细介绍,可以找到一点线索的就是“左升右降”这个理论了。我曾作过推测,人体的左边穴位应是负责脏腑的气进,而右则的穴位是负责脏腑的气出。进即是进入脏腑,出应是出于经络。想想看,张景岳也是因此而创出左右归丸。回答了我这个答案是一名不孕妇女,一次和这妇女在针灸时偶然聊天,她突然对我说,“自针灸后,每天夜里睡觉都明显觉得吸气时,气从左边的脚底进入,呼气时气从右边的脚底出去,一吸一呼,身体左右明显感觉是不相同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体的左右侧穴位虽然是同名、同位置,但受限于人体左右,其功效是不相同的,且是一阴一阳的,左主入,右主出。脏腑病盛,泻之可取右,不足取左。反之经络病就相反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