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庆“棒棒军”的消失

标签:
重庆棒棒军消失福利保障年老祝福力哥杂谈 |
分类: 时评 |
以 “棒棒军”、建筑工为代表的农民工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城市的一砖一瓦都有他们洒下的汗水,下水道、清洁员、搬运工等一些繁重甚至肮脏的工作,都是由他们来做,大多数农民朴素素、坚毅隐忍、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每天劳作只有一个想法:自己多累一点,多赚一些钱,好让老婆、孩子过得更好。但他们在整 个城市中由显得另类,不合群,缺乏基本的社会、医疗保障,是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众”,这也不禁让人感到无奈和唏嘘。
背一根棒棒,帮人挑东西讨生活,“棒棒军们”期间的艰辛是很多人难以知晓的。现实的残酷决定他们不可能留在城市里,因为他们享受不了城市的公共资源和各种保 障,这些“棒棒军们”永远像是这个城市的“过客”,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他们最终之路就是年老之后“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
很多人喜欢把“棒棒军”当成重庆的一张名片,用来彰显重庆人的精神。我认为“棒棒军”本不应该是“重庆的名片”。
我想,一个城市的名片用不着要外来农民工来体现。
“棒棒军”的棒棒挑的是生活的艰辛,但很难说他们的棒棒就是挑着“希望”。如果说,他们不再用挑着别人的重物就可以生存下去,不必等到年老体衰是才放下棒棒,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们的社会能给予他们吗?我看非常难。
随着时代变迁,“棒棒军们”生活轨迹发生变化是必然的。现实给了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棒棒们”放弃棒棒是必然的。我们在牢记他们给予我们的便利和给这个城市做出贡献的同时,祝福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才是正道。
祝福那些靠一根棒棒讨生活的人,我更愿意把“棒棒军”的消失理解为是这个社会更具人性、更有社会保障的必然。但愿,这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