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东西单女孩春晚艺术学校马梅杂谈 |
分类: 时评 |
我大年三十晚,由于和亲戚朋友在放烟花爆竹,错过了春晚直播中的一些节目,知道现在我都不知道春晚是谁开的场。但通过我看的那些节目完全同意网友认为今年春晚是20年来最难看的“三无”产品的评价,确实也是,春晚过后,你会记得谁?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评论春晚时暗讽马东是“脑残”,认为春晚导演组一方面拒绝网络的评价,另一方面又排斥学者专家的意见。而马东反击“知识界的精英不是春晚的收视主体,这是一个常识,因为‘精英’一定是极少数人,否则就不叫‘精英’了,所以春晚并不是办给像肖鹰这样的精英看的。”
到底春晚是办给谁看的呢?有人说视春晚就是给城乡接合部更年期妇女看的,我想这也算歧视,城乡接合部更年期妇女也未必能买央视春晚的帐。
我看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是失败的。除了“三俗”是很难找到亮点的。
当然,今年春晚最大亮点就是把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这样的草根引上了春晚舞台,算是对民意有一个交代,但草根上台却无法对“精英”有一个交待。
对于草根明星,特别是西单女孩登上春晚这样的舞台引起“精英”歌唱家马梅的强烈不满,所以我还要批评马东同志,春晚也是“精英们”特别感冒的,特别关注的,你特别不要对“精英”不在意。
谁说“精英”不在意春晚?“精英”歌唱家马梅就非常在意。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强烈”认为,一个在西单地铁通道里唱歌的女孩怎么就上春晚了。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一个在 西单地铁的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种走捷径的做法。如果这样大家都去西单唱歌好了,别去学校学习了。
马歌唱家可能认为西单女 孩会带坏那些“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春晚效益会让“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一人抱一把吉他堵在西单地铁卖唱,等待出名。我想,这是马歌唱家多虑了,全国大 街小巷到处可见卖唱的男孩女孩,他们主要职能是讨生活,出名是可遇不可求的。西单女孩出名还是源于她自身的好嗓子和自身实力决定的,这一点或许比好多所谓 正规艺术院校的人出色,这也就是她能上春晚,而那些女孩不能。
从来就没有艺术院校的学生就应该上春晚,草根卖唱的就不能上春晚的说法,就像我知道的很多政法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其实当不了律师的,还有极致的大学生回家买错票就沦为流浪汉的,所以我们大家都不要对大学生抱有多高的奢望,是人才终究发光,反之也是一道理。
至于马歌唱家说“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我想春晚是一档文艺节目,不是忆苦思甜的节目,老艺术家上不上,他们的艺术成就就摆在那里,何须用一台春晚来证明他们的价值呢?
当然,除了“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和“一些老艺术家”外,我想像马歌唱家这样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倒是急需上春晚“露一脸”。
我不知道中央歌剧 院一级演员马歌唱家是否被邀请过上春晚,但我看其国内国外到处参赛得奖的经历来说,应该可以上上春晚让全国人民熟悉一下。但是春晚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不是 普及意大利的民歌,即使马歌唱家上春晚也既有可能是和其他歌剧演员一个一句“接龙”,未必可以出彩,其实还不如这样炮轰西单女孩出彩,更容易出名。
马歌唱家也只好借西单女孩之名,也基于她自己“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人”的论断,让全国人民都熟知这位女歌唱家了。
声明:本文由刘著民原创。网络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姓名,并通知本人。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联系方式请见首页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