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台湾李敖的女儿李文日前在大陆淘宝网上看上一件连身裙,可有些偏大,于是李文想到买来后得改胸围要花钱,便提出“送本自己签名书籍换150元折扣”,但卖家认为李文拿头衔压人,乾脆衣服不卖了。李文一怒投诉淘宝网。淘宝网以服务态度不好为由警告卖家。李文表示,之所以投诉卖家,一来自己已拍下衣服,是对方“成交不卖”,二来对方用“你的母语是英文,你滚回你的国家去,少在我们这里占便宜”等话来侮辱她的人格。
李敖先生我是知道的,我有他的一套全集,是一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之人,但她的女儿确实不熟,偶尔只是见到这位“美籍华裔,英语教授、作家、礼仪专家,演讲人、嘉宾主持人,维权者,监督人,名媛和城市不文明现象批评者,著名作家李敖的长女……”(李文给网上卖家展示的头衔),不断的在以美国的思维在中国打官司,颇一点不亦说乎之感。
网上购物是一件小事情,买到的商品不合身换了不久得了,不愿意换就掏150元钱改了不就行了,那里弄得这么复杂。抛开那位卖家态度不说,你李文给卖家一句中文一句英文的对话,哪个受得了?要是哪位卖家英语不过关,或者就是一根本不懂英语之人,那该如何是好?那作为“礼仪专家、名媛和城市不文明现象批评者”,兼“著名作家李敖的长女”的李文恐怕有一点“仗势欺人”了。
现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大家谈好了就成交,谈不好就各走各,哪有这么多废话?什么是名气?我们大多数知道李敖是非常有名,但李文又是谁呢?现在快餐文化流行,看书的人很少,一个大家都不怎么知道的人,硬要拿自己的签名售书来抵款,那是难为卖家之举,别人当然有拒绝的权利。对于出书我还是知道一点,好多所谓作家出书是有自己包销义务的,卖的脱就是钱,卖不脱就是一堆废纸,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我确实怀疑我们的李大小姐有用“废纸”换钱的嫌疑。你出书,大家没有意见,大家看不看、买不买,还要看内容“对不对口”,看了有没有用?这也是群众的权利。但作家不能因为自己出了书,大家就一定要买,或者抵现,这不能演变成“强买强卖”的,这是常识。
要说子女借父辈的名气也不是不可以,关键要看你面对的对象,我断定李文要说面对政府官员,我想就不是150元“签名售书”的问题,而是有好多就要好多的问题,中国官员附庸风雅是一种潮流。但李文面对的是一天卖好多衣服才有利润、店面才可以正常运转的普通卖家,不是官员、不是文人、不是文学爱好者,你以李敖之女推销书籍抵款,一定是行不通的,就是说布什的亲戚也照样花钱走人。
名气就是“虚拟经济”,不一定就可以转化成“实体经济”并且形成产业,要是大家都用所谓名气来换钱抵款,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对方卖帐了吗?
名气到处说说可以,要真把名气当钱用,就会成笑话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