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是因为资质问题和悍马车型与国家促进节能环保政策的趋势抵触,这个庞大计划遭到发改委拒绝,但我们的腾中是铁了心要将并购“坚持到底”了,虽然腾中买的是一匹很剽悍的“马”,但从腾中“鱼死网破”式的“追马”状态的来看,腾中就像一头驴,一头犟驴。
因为在昨天(6月9日工人日报),财大气粗的腾中坐不住了,需要说说“决心”了:公开声称说将生产符合节能环保方向的“国产悍马”。该公司在其官方网站新链接的“收购信心”网站上发表声明说,收购完成后将适时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并将节能环保作为研发方向。
抛开腾中的实力不说,踢开和国家环保的节能减排政策相违背不说,扔掉国家批不批准不说,就说腾中造国产悍马而言,我想很难,就如一些专家学者说的,他买的是资产和品牌使用权,但用悍马去贴其他车辆的牌是否妥当,消费者是否买账呢?
国产悍马?节能环保的悍马,这是悍马吗?中国人买悍马就是冲着悍马的“人高马大”,气派、招摇、经撞,哪个都莫惹我的气势上去的,要得就是这种感觉,根本就不在乎排量的大小,借用一部电影的台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悍马自生产以来,就因“油耗子”名声在外,车体大、动力强,极度张扬,非常浪费,现在在美国几乎就是“不环保”的代名词。悍马成了通用汽车的负面资产,在通用汽车本身需要破产重组时,甩掉悍马自然就顺理成章。《华尔街日报》认为,悍马影响了通用的品牌形象,与悍马一刀两断,有利于通用汽车塑造“新的、更积极的品牌形象”,也有助于通用汽车开发新的节能汽车与丰田公司展开竞争。更有甚者,《华盛顿邮报》对于腾中收购悍马用的题目是:“悍马的新家:中国,无节制的新大陆”。我认为这是一种讽刺,这次腾中收购悍马是对中国极力塑造的环保节能国家形象的负面效应。
其实,中国企业乘金融危机“抄底”外国企业,做大做强,让自己迅速走在国际市场,原本无可厚非。关键是收购不要说符合世界节能减排的潮流,也起码要符合国内的产业政策嘛!国际市场要要去捡金子,而不是捡破烂,包袱,这就不难理解腾中买悍马引起美国朝野一片欢腾了,别人是包袱扔掉了,轻松了,可能“轻装上阵”了,而这匹在美国、欧洲被排斥,被歧视的“马儿”终于找到“组织”了。
我一直在想象,国产悍马的模样,是不是会生产出1.0、1.3、1.5等低排量的“悍马”,而这样的悍马还是悍马?没有悍马几十年如一日的外形、体格,缩小版的悍马又如何在“强车如云”的汽车市场突围呢?沦落于普通,大隐于市,也就会“销声匿迹”的。中国的富人(主要集中在山西的煤矿老板,这些倒和悍马的形象有一致性)还会买这样的“悍马”,短期而言,不排除,一些人图“稀奇”,买个一、二辆“尝鲜”?但山西的煤矿煤价跌了呢?
我对悍马国产化的不看好,十分不期待。
(本人已报名参加中国博客大赛网民文化节活动,如你喜欢本博客,就请请投上一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