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老大”和“传媒老大”的博弈
(2009-05-31 11:26:51)
标签:
电视春晚小品大叔赵本山杂谈 |
分类: 时评 |
“中央电视台的审查永远是这样的,观众都笑翻了,就他们几个(指审查者)脸永远是青的。”日前,赵本山在贵州卫视《论道》中炮轰央视春晚节目审查员“不懂 ”,在主持人提醒直播节目不能掐的时候,赵本山说,“这个不用掐,你播我都不怕。”赵本山的这番言论引起媒体的极大关注,而这段节目视频更是在网上迅速传播,引来众多网友热议。(5月30日《现代快报》)
央视春晚举办26年以来,无人敢对其节目审查制度公开批评和指责,倒不是不是其审查制度那么规范,审查质量水平那么高,关键是审查人员手中有对演员能不能上春晚的“生杀权”
大权,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但从这位从春晚成名,和春晚一起成长,并且大红大紫的本山大叔嘴里说出来,就意味深长了。
看得出,经常在小品中忽悠人的赵本山这次是来“真”的了。
其实,老百姓对春晚从新奇、喜欢、平淡、不关心,这是一个过程,大有呼吁停办春晚之势。但是娱乐圈的人士对春晚倒是“趋之若鹜”,就是自己贴钱,也愿意在春晚露一小脸,这就是所谓的“一夜成名”魅力,有着钱途无量的愿景,既然春晚在一些演员中仍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那么春晚节目审查员的脸“很牛很铁青”,就很自然了。
既然是以我为主,审查员严肃认真的对待小品、相声等这些主旨就是愉悦观众的节目,显得脸很铁青,无非是要和普通观众分别出来,因为这是素质问题,你说好笑,我偏说不好笑,节目再好笑,我一样叫你“下课”,从头再来。本山大叔还说,“审查的人老是提一堆不懂的意见。”这就是本山大叔“小家子气”了,审查员不提那些里不懂的问题,那他还坐在那里干什么?爱因斯坦的理论有几个听的懂?听不懂,就是你文化水平低,你都听懂了,还要审查员“唬人”作甚?高深的伦理水平,严肃铁青的作派,这就是参演人员和审查人员的区别,不然就是嘻哈大笑,成何体统?
话又说回来,本山大叔炮轰春晚审查员,其实就是对春晚的审查制度不满,也不奇怪,参演者几十年如一日的面对一些“理论家”,对其指手画脚,说不定早就想炮轰了的,但苦于自己“尚未成名”,而且没有啥子影响,最主要的还要靠央视的春晚“混口饭吃”,不能像多年前的陈佩斯说了几句不满的话,结果就被——封杀。因为你再霸道,也没有拥有标志性的“大裤衩”的中央电视台霸道。
仔细发现,赵本山在春晚捧红自己的徒弟小沈阳后,就立马炮轰春晚,也是缘于我们的本山大叔已经不是20年前初上春晚的“愣头青”了,现在的本山大叔已经是家大业大,有传媒集团、有大剧院、在很多卫视落地“本山剧场”,这10多年心中的压抑终于来了一次“总爆发”,也不奇怪,此处不留人,只有留人处嘛。其实,赵本山炮轰春晚,涉及到春晚及央视定位的问题,春节晚会是在中国人最看重的春节搞一台满眼长江、黄河、泰山的“主旋律”的教育晚会,还是顺应民生、民意的大众娱乐节目,这是问题。从每次春晚后的民意测评来看,观众喜欢的还是一些紧扣生活、反映老百姓呼声的节目,那些高唱长江、黄河、泰山的节目,就是唱到宇宙,也是榜上无名。
作为中国传媒界最强势的央视是“当然老大”,动辄就封杀这个,封杀那位的,最近说是还搞出了超过30集的电视剧不播,拍续集不播的规定,实话实说,剧集长短代表不了剧情质量的。而且续集好坏主要看创作人员的态度,而不是署名这样的“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