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管理之痛:城管和游摊的“战争”

(2009-05-21 17:11:29)
标签:

城管

摊贩

城市管理

人民内部矛盾

战争

杂谈

分类: 时评

 

今天下午要出去办事,刚一下楼,就发现楼下围了很多人,原来是一个摊贩在卖哈密瓜,城管不让买,踩烂了几个,便发生了抓扯,引起不少群众围观,由于城管的信誉“不佳”,群众纷纷指责城管任意打人(看那位城管的脸,疑似中午喝了点小酒),城管却坚持认为是摊贩不听招呼,这时在群众的“鼓励”下,摊贩开始绝地反击,准备和城管来一个“一对一”的单挑,各位这不是在写小说,这是刚才发生的事情。

如果我要说现在国内最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说得出,但我说城管与摊贩在街头的“追逐”是目前最大的人民内部矛盾之一,恐怕没有多少人反对吧。我们经常都可以在街头看到这一幕:前面有人挑着罗篼或推着小车在前面跑(注意这不是在搞比赛),因为他后面就有人在追(注意这不是黑社会),这是城管人员在实施城市管理职能,说白了,在赶走影响城市形象的游摊。看到这一幕,我就仿佛想起小时候看香港录像里警察与摊贩追逐的场面,原来这不是影像,而是真实存在。

  前段时间,著名的厉以宁教授呼吁城管对摊贩手下“留情“,给摊贩一点生存空间。我认为,这话说对了一半,而且有一点学者一贯的理想化。城管是干什么的?是管理城市的,说得更直白一点,他们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赶走影响城市形象的游摊。而什么是游摊?就是没有固定营业场所或不愿到固定场所,挑起货物到处卖的人,这两种人就像天生一对,而且是对立的一对,就像“战争”的两方,一诞生就是“死敌”,只要没有大的体制和机制的变化,要想“化干戈为玉帛”,很难,不容易调和的。所以,厉老教授呼吁城管手下留情时,游摊也得“脚下留步”才行。

 城管的诞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形势使然。城管的诞生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是游摊这个对手有一点难搞,让城管不得不“理智加冲动”了。但我们深究这里面的问题,可以发现城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看,现在全国的城市都“勇敢”的喊出打造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口号,这是口号的背后都有城管的事情,今天那个领导视察,明天外地同行来学习,总不能还是垃圾遍地,游摊堵路吧?因为有了这些“创建”活动,城管必须要练好身体,必须要上,游摊既然姓“游”,肯定会这里站站,哪里躲躲,一定会“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你说城管们有什么办法,上级有交代,有任务,最后追究起来影响了城市形象,延伸到影响投资环境,是摊贩的问题,当然城管也跑不脱的。

 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我们可以想象城管是城市当然的管理者,连一个游摊都搞不定,还想在队伍里混,还想有进步,还有面子?别个也是工作所需,城管队员也不是铁板一块,但不赶到处游走的“游摊”,也是交不了差的,实话实说,游摊有听话的,但大多还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根本不听的,于是乎,追逐发生了,“战争“发生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城管也是需要面子,也是需要尊严的。

话又说回来,现在就业压力大,一般游摊都是农民或下岗职工,一般都是低收入者,文化水平不高,人人都要生存,在政府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前,拿起扁担,推起小车,自食其力,也无可厚非,本来收入就低,还喊交这费那费的,恐怕没有人想交。城市到底干不干净,漂不漂亮与他们关系不大。所以,游摊该上路还得上路,该卖还得卖。游摊其实需要一个空间,他们更需要生存。

我一直在想如何做到在城管的工作职责里,给城管面子和尊严(毕竟别人还是有行政执法权的,法律赋予他们管理城市的权利),而如何给游摊更多的生存的空间,做到互补冲突,这才是最佳。

我不是城市管理者,我也不游摊,更不是专家,对于这场“战争”我也没有招数。我只说现象,因为这十几、二十年来,这场“战争”的强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强度和密度更大了,现在将和谐社会,处理不好城管和游摊的关系,说得再多,也是白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