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典壶型之瓠瓜

标签:
紫砂壶壶型瓠瓜曼生匏尊 |
分类: 茶与紫砂壶 |
紫砂壶经典壶型之瓠瓜
http://s11/middle/53eeba85ta7e0f99f569a&690
曼生款瓠瓜
http://s12/middle/53eeba85ta7e052c765db&690
现代瓠瓜 紫瀛軒
http://s7/middle/53eeba85ta7e067335786&690
现代仿曼生款瓠瓜
瓠(hù),《说文》:“匏也。从瓜夸聲。凡瓠之屬皆从瓠。胡誤切。”,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长瓠、悬瓠、壶芦、瓠瓜、蒲芦,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匏和瓠其实都是葫芦的不同品种,“项短大腹的叫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叫匏,似匏而肥圆者曰壶。”所以,瓠,是一种项短大腹的葫芦。连说文上“瓠”与“匏”都是互解的,所以很多情况,两者很难区分。因此“瓠瓜”有人也称为“匏”,不同的曼生十八式版本就有的用“瓠瓜”、有的用“匏壶”,还有的用“瓜形”
经典的“瓠瓜”壶身曲线较“匏尊”更富于变化,上部略收,重心低,稳重秀美,而又古意盎然,雅静闲适。
在介绍匏尊的文中曾说过,用大众普遍熟悉的葫芦做原型,是极自然的事情。葫芦本来就是中国艺术中常看到的题材,发散出有一种闲适、自足的农家气氛。这虽然很显浅,但包含着深层的中国文化内涵。
在文人那里,这一原型还可以发挥到更深的文化层次上。《史记.天官书》说“匏瓜”是星名,《尔雅翼》解释道:“天之匏瓜星,一名天鸡,在河鼓东。”因匏瓜星独在河鼓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所以才“无匹”,因此,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作为男人无妻的象征。匏瓜,又因其果不食仅用为瓢,因此又常用来比喻不受重用。
曼生就曾为瓠瓜壶制作铭文:“饮之吉,匏瓜无匹”就很巧地借用了“匏瓜无匹”之“无匹”,以幽默地形容“饮之吉”,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