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心老师P.E.T.北京工作坊第一期培训心得

(2013-05-27 21:08:01)
标签:

育儿

pet

父母效能训练

分类: 感悟与分享
5月24-26日,将丁丁完全托付给丁爸后,我参加了安心老师PET北京第一期工作坊的培训。这是我学习育儿以来第一次花钱参加针对育儿的工作坊,以前几百元我都不舍得,这次却花了数千元。以前之所以不肯花钱,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悟性不差,只要自己多努力自学实践,大可省下参加培训所需的费用和时间。可是PET却不同,这是一套对父母要求相当高的方法,不接受专业PET导师的指导,我感到仅凭自己自学很难完全掌握,而且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丁爸的支持。但是上次的公益讲座之后,我还是纠结了一段时间,因为得知北京的国际学校有一位外国P导在举办英文培训,好处是为期8周,每周3小时,便于充分消化所学,而且价格2000元,便宜多了。安心老师的中文培训是3天4800元,但好处是学员都是中国人,背景经历相似,便于交流和分享经验,而且5年内可免费参加复训。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PET本质上是一套精巧的沟通方法,是需要从做中学的,只有通过反复操练才能掌握和提高,同学之间有共同语言和相似的背景非常重要,而那个英文培训的学员多数是来自涉外家庭的外国或者外籍人士,沟通显然是存在障碍的。

三天下来果真收获很大,我每天晚上回家都困得来不及做作业就睡了,现在不顾堆积的游记、大事记和读书心得,急于趁着新鲜热辣赶紧先写下PET培训总结,同时立即实践。

一、增补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
  • 给一个人贴标签是将其物化。
也就是说,给一个人贴标签时,你并没有把对方当作一个人来尊重。

  • 虚假的接纳常见例子:主人刚刚打扫完屋子,有客人来访,进门时问需不需要脱鞋,主人说不用。虚假的不接纳常见例子:孩子考了98分,内心欢喜表面却责问为什么不是100分。被表扬和赞美时回应:哪里哪里、没有没有。
现实中我常能体会到自己或者他人的这些虚假的接纳和不接纳,我对外人很容易产生虚假的接纳,结果导致内心憋屈,对家人和孩子很容易产生虚假的不接纳,经常在外人面前拆娃的台,结果导致她不爽。这样列举出来才明确意识到这些都是沟通的障碍,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能实现顺畅的沟通。

  • 判断谁处在问题区的三个标准:1、谁有负向情绪;2、谁有未被满足的需求;3、谁有一个不同的看法。
和以前学到的相比,又多了一个第三条。

  • 洋葱理论:通过积极聆听,从表层问题出发逐步明确真正的问题,例如:
  1、表层问题:“今天不想去学校”
  2、“今天要考试”
  3、“上次他们都考了90多分,我只有80分”
  4、“不过不去的话,我就只能得0分”
  5、真正的问题:“上次考试让我觉得没面子,很担心这次”,最终自己得出结论:“不过我还是去面对。”

真正的问题体现了表面情绪背后内心真实的需求,往往有可能和表层问题没有一目了然的关联。

  • 积极聆听的目标是助其:1、找出问题;2、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但是:1、不一定有结果;2、听者只是跟随者;3、解决方案由对方自己提出;4、该方案未必是你想要的。
  • 我讯息常见错误:1、责怪孩子;2、低估你的感受;3、过度夸大你的感受;4、在我讯息中渗入教训、处罚的意味。
  • 冲突解决方法除了第一法父母说了算、第二法孩子说了算和PET第三法之外,还有一个常常容易与第三法混淆的第2.5法:妥协。双方通过交易、讨价还价,做出承诺。“谈判”是构成最后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结果是双方最终都小心翼翼地接纳。
我觉得这种方法和第三法的核心区别是:双方缺乏互相尊重,所以只关注自己多赢少输,而非双赢。

  • 遇到价值观冲突的问题,根据危险等级从低风险到高风险采取以下措施:
  自我调整
  榜样
  面质和聆听
  顾问
  第三法
  威胁使用权力
  使用权力

这些措施其实就是根据危险等级决定父母介入的程度。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应该做自我调整,允许和接纳孩子在低风险的事情上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完全一致 ,而不是强迫孩子全盘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二、操练中的体会:
第一天的主题是“积极聆听”,有这样一个练习案例:你的孩子是一个高一的15岁男孩,有一天向你提出休学。老师扮演儿子,我们纷纷上台去扮演家长,尝试通过积极聆听的方法找出问题所在。所有的学员都失败了,只有最后一位挑战者让“孩子”对她说出了原因,虽然最终还是没能解决问题,但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我们都认为她挑战成功。关键性的转机在于她说了一句:“妈妈觉得挺突然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才使得孩子愿意开口道出原委。其实我们之前每个人都试图通过积极聆听的技巧让孩子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他想休学,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样说。但是一听到这句话,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才是家长在当时的情境中最真实自然也最合乎情理的反应。当我们心里只惦记着技巧刻意去操练时,反倒忘记了表达我们自己真实的感受,孩子体会不到家长沟通的诚意,怎么可能敞开心扉?

第二天的主题是“我讯息”,有一个环节是角色扮演:两人一组扮演家长和孩子,家长就自己遇到的一个问题向孩子发送面质性我讯息。我的搭档选了一个问题:孩子不肯自己走路老要妈妈抱。我选了一个问题:早上催孩子起床,孩子磨磨蹭蹭。我俩轮流反复交换角色,每一个问题我们都既当了家长也当了孩子。不止是在育儿的问题上,我们平时一切待人处事都提倡换位思考,可是真正做到却很难,这次彻底进入角色后,我们俩都深深体会到换位思考的好处:1、原来妈妈那样说的时候,孩子的感受是这样的,怪不得不合作呢;2、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真诚,孩子才会愿意合作。例如:第一个问题,当我说累了想要妈妈抱,而妈妈对我说“我也很累”,我的感受是妈妈只顾自己的感受不接纳我,就会跟她陷入谁更累的争论;而当妈妈一方面表达她的确很累,同时又表现出愿意努力尝试抱我时,我会体谅她,让她得到休息。第二个问题,当妈妈不顾我还想睡、反复强调时间来不及要迟到了的时候,我会觉得她不在乎我,不迟到比我更重要;而当妈妈表现出很为难时,尤其是情不自禁说出“怎么办呢”,我体会到她确实在乎我,努力想兼顾到我的需求和避免迟到。

第三天早上,学员们分享回家操练“我讯息”的经历,有一位妈妈讲了她家的案例,虽然是个失败的案例,但是内容非常典型:老公加班晚归,没能和家人一起共进晚餐,她向老公发送面质性我讯息表达不满。她说的是诸如:如果不等你吃饭保姆不得不做两顿饭洗两次碗增加工作量、如果等你吃饭全家人因为等你耽误时间、你身体不好吃饭太晚不利于健康等等,结果老公给她的回应是:那以后你们不用等我吃饭了、我吃完饭再回来。老师指出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信息,其实这位妈妈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感受是:我很想和你一起共进晚餐,你加班晚归没能和我一起吃饭,我很失望。

三、一些触动我的人:
说说第一天那位成功的挑战者,第一天早上自我介绍时她的幽默发言令大家印象深刻,午饭时我还对别的妈妈谈起我觉得她很天然、比较看好她,果然下午她就挑战成功。可是第二天在一个自我介绍的环节中,这位学员却说起觉得自己没有幽默感,真是对自己的优点浑然不觉啊!曾经有一位妈妈对我说:“你有那么多优点,可是为什么会这么不自信呢?”这句话一直鼓舞和鞭策着我。

有一位学员说起自己的育儿经历,说到痛处忍不住泪流满面,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因为她就是曾经的我,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因为一两件当时以为最重要最关键的事没有做到最好就内疚自责耿耿于怀,怎么也迈不过那道坎,我甚至曾经终日以泪洗面。工作坊现场有好几位妈妈都被感动得跟着落泪,我虽然自认为没有人比我更懂她、更体会深刻了,可是我却没有哭,我感慨看来我是真的迈过去了。下课后我鼓起勇气去对她说出了我的心路历程,不是详述具体的经历,而是我的体会。后来发现,我们的工作、生活经历还真是非常相像呢。后来听到她感慨和安心老师差距好大,这个思路又跟我暗合。

第一天的课程下来,我非常羡慕安心老师,放松平和的状态、水到渠成的技巧、淡定从容的应对,真真是人如其名。当时暗想:安心老师能够如此天然,一定是出自一个很健康很美好很幸福的家庭吧!可是半夜睡醒了看她的微博,却发现原来她和父亲的关系也并非一帆风顺,对她成功改善了和父亲的关系很是感慨。第二天课堂上听她谈及了更多她的原生家庭,才发现原来跟我如此地相似,原来大家都不容易!再后来,第三天,安心老师说,每一期工作坊她都对学员们说:“我对你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信心,因为曾经的我比你们每一个人处境都要糟糕,……”我这才意识到,和安心老师遇到的挑战相比,我遇到的那点困难算得了什么?这对我是个提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课要面对,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接纳自己,尤其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那位晚归的学员老公,听过PET公益讲座后不仅支持老婆参加PET培训,而且他本人就非常PET,并对PET有精辟的理解:“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这的确是PET的精髓,甚至比PET台湾第一人许宜铭的那番话还要言简意赅:
分享而不教导
关怀而不干涉
尊重而不放纵
邀请而不要求

培训结束后,我们每个人都激动地和安心老师拥抱、领取了“PET父母执照”,都依依不舍意犹未尽。当晚回到家,我就体会到了PET的好处。晚餐在外面吃饭,丁丁想吃甜食,她点了几样全都被爸爸简单粗暴拒绝,非常不满,自己不吃饭,还把我们点的杨枝甘露(她过敏不能吃)攥在手里不让我们吃。于是我就对她采用PET,首先积极聆听她表达不满,她说出来“你们想吃什么就可以点什么,我就什么都不能吃。”我给了她理解性的回馈:爸爸妈妈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你却不能吃你想吃的甜食,还得看着我们吃甜食,你觉得很不公平。丁丁点点头,眼泪立即流出来。然后我把她抱进怀里,开始向她发送我讯息,表达了和爸爸同样的意见:你今天一天已经吃了很多甜食,如果晚餐再吃甜食,我们担心你营养不良会生病。接着使用第三法,和她一起商量解决方案,我提议这次让她尝一小口杨枝甘露,如果观察一段时间没有过敏,以后就可以放心地吃了。没想到丁丁自己否决了这个方案,她摇头说“可是我嘴巴已经在过敏了,不能吃。”接着我又想起我回家之前买了三块不同口味的面包,就告诉了她这个信息,让她吃完饭回家挑选一个,可以自己选择晚上吃还是明天早上吃,她很高兴地同意了。最后,丁丁还自己补充想了一个办法:问问服务员有没有没加芒果的西米露,爸爸和妈妈吃杨枝甘露,她吃西米露。爸爸妈妈都同意了这个方案,但是当服务员告诉我们没有时,丁丁也没有失望闹情绪。跟我一谈完,丁丁就高高兴兴地吃饭了,一边大口大口吃还一边说真好吃、一个比一个好吃。甚至还到我腿上坐着、跟我脸贴着脸对我说“妈妈,我爱你。”PET之前她就像个刺猬似的,我把她椅子拉近点她都抗议的。爸爸不让她点甜食,她说爸爸坏,我其实也和爸爸意见一致,爸爸不同意的我也都没同意,她却说爱我。事后我反省,其实我们也不应该点杨枝甘露,这太刺激可怜的丁丁、太不顾及她的感受了,当时我心里就有点内疚,但是没有说出这个感受,也许说出来积极聆听的效果会更好?整个过程我的技巧虽然还很不熟练,但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真的要感谢PET、感谢指导我的老师和帮助我的同学们!

PET是一套非常科学和实用的方法,足迹已经遍及全球49个国家,我认为这套方法值得每一个父母学习和借鉴!8月北京即将举行第二期工作坊,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前来参加,从中获益!

附上安心老师提供的书目如下:
《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故事知道怎么办》
《游戏力》
《孩童作自己的自由》
《与孩子划清界限》
《无条件养育》
《一念之转》
《活出自己》
《灵性炼金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