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够台湾

(2009-11-30 16:11:31)
标签:

杂谈

    2009年,写博客以来记录感受最少的一年。人,总是会慢慢改变。我以为自己变了,变得不再轻易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

 

    今年做了台湾、香港、内地的案子,有个案子给我感触颇多。台湾填词人姚若龙老师约我写歌,很荣幸。1稿、2稿、3稿,用要求的“台湾式”风格填词,写到几乎失去方向,自信殆尽。第三稿歌词发走那天晚上,我琢磨,为什么会觉得手脚被绑住,生怕每一笔每一个字辜负了朋友。小心翼翼到完全不像自己。等着爆发的感情那一刻像蒙着一张纸,不能捅破。只能凭借10年来积累的填词技巧来完成这个案子。尽力“迎合”,但每一句歌词写的都很累。

  

    台湾的流行歌词这些年似乎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表达上不会很强烈与直接,情绪都有一定的缓冲,心里话要拐几个弯才说出来。相比之下,香港和内地的歌词态度就硬朗、直白的多。而我一贯的“口语生化话”的创作风格,和台湾市场“需要”的歌词比较起来就显得有点“另类”,似乎和香港歌手之间的默契更多一些,彼此合作的空间也更大。

 

    一直以来,能让我在创作中得到满足的,是酣畅淋漓的痛快。哪怕是流泪、大笑,我都希望直接,希望我的直接可以击中每个听歌人的心脏。感情完全释放,因为我相信这个世上,一定会有人和我在某一时刻感同身受。就像,刻骨铭心永远都来自回忆而不是明天。 

  

    为了别人喜好写的歌,就算全世界都觉得好,但我一点都不会开心。如果这份工作做得不开心,我想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会选择离开这一行。犹如喜欢极限运动刺激一样,我是个很享受感觉和过程的人。我可以写别人的心情和故事,但一定是用我的方式和措词来表达,那才是属于我的作品,而不只是名字不同的“流水产品”。

 

    人都需要假想和幻想,原来我早已把冲动的、放肆的、浪漫的、疯狂的那个我放进了歌词中,只留下安静的那个我在生活里,静静的。

 

    博客标题改成“感悟来自每一天每一秒”,背景歌也改成了阿信的新歌《公主的迷信》。很符合我写博客的心情,虽然不是我的作品,但至少听着这首歌,我写这几百字的感受会一一重现。至少,听这首歌时,我会想起2009年参与这张专辑创作时,我得到的最大收获:“我不够台湾,我不能台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1年前
后一篇:生日热伤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