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被两个女娃娃摔的稀里哗啦
,现在手还疼。才发现,现在小女生“下手”如此“狠辣”
……
被摔倒的一瞬间,一种失败感布满全身。一次次被摔倒,一次次微笑的站起来,再被摔倒……这种举动像极了人生中的起起伏伏。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铁人”附体,仿佛有不死之身。
小满专辑的词曲合约,终于告一段落。这次的合约依然交给百代处理。上次报纸报道我和百代的事情以后,百代很重视,Tony约我谈了三个小时,谈话气氛很融洽,有了良好的气氛,离好的解决方式就不太遥远了。我期待!
海涛说sony版权,现在合约比较宽松,替他开心,也真心希望他做的越来越好。小满这张专辑是我今年最花时间和心思的一张专辑,光原始草稿就写了三四十首,希望能得到好的反响,不管是对小满还是对我,这都很重要。
在这样的年代,当“人气”已经超过“音乐”时,做一张专辑真的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如今没有几个老百姓会为了一首好听的歌去买CD,买CD的几乎清一色的是“粉丝”“钨丝”“土豆丝”……他们因为喜欢某人,而去支持他的专辑或有他参与的任何事情。和“人气”相比,音乐的好与坏,已经不那么重要,很现实也很可悲。
这两年,亲身经历了歌坛一个时代的变迁,衰败和昌盛。随着80后的新人辈出,内地歌坛“传统辈”已经被“超字辈”逐渐代替。歌迷也从80后,变成了90后。让我疑惑的是,虽然歌迷一代换一代,可如今流行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却在退步,除了编曲的音色在不断更新,抄袭无罪的口号,被大肆宣扬。国家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些苗头,于是把我们小时候学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改成了现在的“八荣八耻”。
在学校就可以出名,出名就可以被万人关注,被万人关注不一定需要才华,这种观念就像“熊猫烧香病毒”,瞬间传播到每个角落。有时候存在的,即使是合理的,也未必是正确的。
很多人的“自信”被放大数万倍。到处可以看到没有天赋和能力,却充满“自信”的各种人等,在各种场合叫嚣“你们不选我,是你们最大的损失……”“我就是最好的……”等等。当所有人都这样“自信”,我到更希望看到和帮助那些少有的“谦虚”的人。
我不止一次在博客里,看到网友“客气”的留言让我去看他的歌词,如果我没去,第二天他的留言,说不定会来个180度大转弯:说让我去看他的歌词,是给我面子,他就是不想写,他要是写歌词,我早就没饭吃了,诸如此类……。老实说这种人的人生观实在让我大吃一惊
。
幸亏只是网友,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那简直是对“朋友”一词的污辱。要知道,没有“自知”克制的“自信”很可怕。这种人的微笑里,似乎都藏着狡诈。就像一个定时炸弹,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把你弄的遍体鳞伤。
他们常常以个人的想法出发,毁灭所有人的观点,时刻扮演着“宁死不屈”的角色。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却又拿不出漂亮的结果证明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看似深思熟虑的选择,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很幸运,摔倒的时候不是怨天尤人,而是狠狠记住了倒地的滋味。
要不是被摔,怎么知道倒地后有多痛?要不是被摔,怎么可能对摔倒的一瞬间记忆犹新?要不是被摔,怎么知道其实自己也是一个血肉之躯,而并非无所不能?要不是被摔,怎么知道,面对摔我的人,我依然下不了勇气去摔她……
以辩论法来说:只有被摔,才能更好的成长,想要成长,就要坦然的接受被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