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让凯美瑞多卖了几辆?

(2007-06-14 00:27:38)
谁让凯美瑞多卖了几辆?                           (图片来源新浪)
 
    上网看汽车,每天必做。看到关于迈腾配置的新闻,不禁又勾起了俺的一些小感慨。18.88万的最低配置没有天窗还说得过去,可1.8TSI的舒适版本依然没有天窗,而且还不能需选装谁让凯美瑞多卖了几辆?。掐指一算,天窗版的迈腾,要比没有天窗的贵出三四万?谁让凯美瑞多卖了几辆?,真是天窗!!难以上青天的天。
 
   消费者真会按商家的意图去购买高配置的迈腾吗?我看未必吧谁让凯美瑞多卖了几辆?
 
   我猜迈腾1.8TSI舒适版最少也要21万吧,可能还猜低了……不然怎么对得起其实在外国已经不新的“新”技术发动机,呵呵谁让凯美瑞多卖了几辆?。关于发动机先不谈,就谈谈个人对于20几万的中级车没有天窗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不觉得天窗有多少技术含量,中国人喜欢天窗也是有目共睹,远的不说,就说刚上市的福特S-max,同样是欧洲的好车,在中国的销售量很不咋滴啊!!!!去论坛转转,就会知道老百姓是多么渴望天窗,23.98万都没有天窗,搞的天窗和埃及金子塔一样神奇,至于吗?当然不至于。因为没有天窗而放弃S-max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刚上市几个月就降价10000元,销售情况怎么样?只有交给市场验证了。反正我大胆预测一下,S-max加上天窗之时就是其出头之日。
 
 
    在中国,一款车卖的最好的,一定不是最高配置,而是中等偏低的配置卖得最好,因为中国目前对汽车的消费认识还多停留在感、观上,其实观更多一点,感的人还是少数。
 
     花2块钱买一件的确良花衣裳的人,决不会花15块买一件看上去一模一样的纯棉花衬衫。日产天籁3.5发动机多牛啊,可大街上还是2.3发动机的天籁最多,速腾,本来主攻1.8t,现在呢?好像最低的1.6排量的销售数字占到了60%还多,最高1.8t的销量只有百分之几,再次印证了,中国人少花钱办事的传统习惯。
 
    来说说最近销售量很好的凯美瑞,我上网查了一下,除了最低配置没有天窗,其他版本都有天窗,当然这和小日本一贯的策略有关系,不过我觉得迈腾出来后凯美瑞还会增加更多销量。为了享受一个消费者其实很需要的天窗,而多加好几万块钱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滴。可能喜欢迈腾的人会说了,“迈腾的发动机制造工艺和科技含量凯美瑞根本比不了”,凯美瑞的消费者也会反击啊“我的车还比你大,还便宜、装备又齐全,又省油……”等等
  
   同等甚至更低的价钱,能买到更大车身、更多配置,同为世界名牌的汽车,我实在想不出迈腾的低配置走的是什么路线?
    我们必须承认,买车的不一定都懂车,懂车的不一定能买车。
 
 
     而这样的阶段,外在的配置在短时间内会对消费者是否购买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股市已经把消费热点转移了,卖车只会更难,卖20几万还没有天窗的中级车更是难上加难谁让凯美瑞多卖了几辆?
 
  
     几年前一个朋友想买车,超级喜欢polo,可是预算只有十万块,转了好久,最后终于决定买最低配置的polo,就在交钱的前两天,才发现最低配置竟然没有前电动车窗,而我的朋友上下班天天要过收费站,自然少不了经常开关窗户,买带前电动车窗的吧,加上税超出了2万块,思前想后,最后还是买了有前电动车窗其他牌子的车。
 
     她说“我到现在还很喜欢polo,可一想到每天开着polo经过收费站,还要摇半天才能把窗户摇下来,就觉得还是现在的车好……”
 
    虽然我这个朋友至今依然很喜欢德国车,可一个有电动前车窗的德国车竟然比没有电动车窗的贵将近2万元,让她百思不得其解。而大众为一个电动车窗而损失了一个可能一辈子都会开德国车的潜在消费者,说明什么?我不想妄加评论。我只知道口碑是需要口口相传,当使用者越来越少,“口碑”这两个字也就无从谈起。
 
    而对于一个商家,口碑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宝马都能为中国消费者加长,20几万的中级车加一个天窗就这么难吗?
 
    三万块的QQ都有电动车窗了,中级车的德国大众没有天窗?高科技?还是“耍心眼”?千万别叫嚣“买车看有没有天窗那些人都是不懂车的……”,我只知道,存在就有道理!而各地消费者的习惯不同,造就了各地在汽车文化上的差异,这再正常不过。
 
    在中国的德国大众,越来越背离大众了。
 
    忘了说,我这个人讨论车的时候不喜欢夹杂政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