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断收到喜欢写词的朋友的信,问我最多的问题是关于歌词创作。
我个人以为,歌词创作是需要很清晰的个人烙印,而非公式化,而且对于作者的心态和生活品质要求很高。
记住,我谈到了生活品质,这一点很重要。

歌词创作的特性,决定了作者需要时常换位思考,而一个平时就很少为别人着想的人,我个人觉得不太适合做这一行,你无法准确洞察到别人的内心,也就谈不上设身处地的想问题。即使读书破万卷,满腹经纶,那些堆积起来的文字也只是空洞乏味。
很多人觉得歌词很好写,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其实错了,一首好歌词背后积累了多久,发生了多少故事,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写歌词不是每一句结尾合辙押韵那么简单。一个作者若没有敏锐的眼光和独有的角度去看问题,将无法写出好的歌词。
抛开技术不谈,一首好的流行歌词,涵盖的哲理和思想性,已经不亚于我们小时候读的名人名言。为什么如今诗歌衰败了?它的没落不是没有原因,当我们的生活开始以秒来计算时,废话连篇的诗歌,早已脱离了“人民大众”的审美。
回到歌词中,既然是创作,一定有高产期和瓶颈期,无一例外。比如电影导演、比如画家等等,但凡涉及到创造性的工作都难以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瓶颈来自于哪里?是心态?还是生活中的变革?
自己想得出来,却写不出来。如果这样的话倒简单了,恶补一段时间文学方面的书,应该会有帮助。怕就怕,你想写,却不知道从何去写。眼光和角度是你自己的,如果自己看不到问题的深处,又不够敏感,可能这一辈子都会停在那里,寸步难行。
所以呢,喜欢歌词和决定从事这一行,真的要想清楚再付出行动。很多在学校里有填词才华的人,最后不得不放弃创作。生活的压力让很多人妥协,做出了让步。我在《内地创作人的悲哀》中谈过,在内地,目前靠填词作为生活来源的人,不超过三个,不夸张哦。我如今依然再写,完全得益于心里那份对音乐的留恋,要不然,凭我不笨的脑袋瓜,现在一定是个很出色的商人,哈哈哈。
歌词创作需要安心,需要踏实,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保证。
想对那些喜欢歌词创作的朋友说,处处做到“换位思考”非常重要,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做到歌词的最高境界“深入浅出”!
选择了歌词创作,就代表你选择了一次一次面临瓶颈,一次一次准备翻越。
如果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