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月10日下午到达长沙理工大学后,抽时间到校园里走了一下,拍了一些照片,然后赶回酒店,放进晚上要讲的PPT中,因为拍的是学生熟悉的校园,但又是他们所不熟悉的细节呈现,所以理论上来说会兼有亲切和惊喜。
其中的海棠花,我其实当时也并不很确定是什么,因为海棠这种花,让我迷惑了数次。此前一次,我拍了一种花,以为是梅花,后来知道,是贴梗海棠,但那种鲜艳的海棠,颠覆了我对海棠的认知,所以反而有些没把握起来。当场提问,有人说是红叶李,这个肯定不是,我说那我回头再确认一下,于是活动结束后在网络上搜索,确认是海棠。
今天发出微信图文《我想送给你一个春天》,有人说我错了,那个樱花不是海棠。
樱花是我见惯了的花,不会弄错。
对方发了一张樱花的图片来给我,问我是不是樱花。我说是。
但即使如此,并不能证明我发的就因此成了樱花。
于是我去搜索,弄明白两个关键点:海棠和早樱容易混,然而早樱的花上有缺口,这是最大的区别。
晚樱是重瓣的,而重瓣的海棠如贴梗海棠,颜色鲜艳,没有任何类似之处。
也在豆瓣上查到了更细致的区分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94532
我想,这就是我的习惯吧,首先不会说没根据的话,其次,如果别人对我说,我错了,然后告诉我理由,如果这个理由验证后成立,我是会接受并改正的,上次的贴梗海棠就是如此,但如果说得比较含混,而且明明是自己的错误还要坚持己见,我也就不再争辩了。
对我来说,澄清自己的知识、减少误区才是关键的。经过这样的区分,对于花们的了解,又增加了更深的程度,这也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