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离开了丹洲古城,我久久不能忘苏朝阳这个名字,一直想着,要把他的故事写出来。
没有苏朝阳,可以说,就没有丹洲古城。
苏朝阳是福建人,曾经做过济宁府的学正,学正是负责一地的教育和科举。如此说来,苏朝阳应该也是到过曲阜的(猜测,当时济宁州领嘉祥、巨野、郓城三县。只是离曲阜很近,也许来过,反正看到这个内容时,觉得挺亲切)。
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苏朝阳任怀远县(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知县,主持筑怀远城于丹阳镇,就是现在的丹洲岛。
我们到丹洲岛的那天,天气不算很好,虽然也有太阳,但略有些灰蒙的感觉。丹洲岛在对岸,要乘船才能过去,其实船程也不远,但一水之隔,使得丹洲如同世外桃源。















据说当时东城门是整座古城建造开工仪式的奠基点,苏朝阳时任县令,率领官员 、百姓在这里举行奠基仪式的时候,天空突然电光闪闪
、雷声轰鸣。按当地民俗,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大家心里非常惊惧,但苏朝阳却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看,今天的仪式,天上的雷都来为我们欢呼助兴,此门就叫欢雷门吧!”
欢雷门因此而得名。城门上的城楼叫就日楼,面向正东,取旭日东升之势,寓意民间繁荣,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城门前写着这段掌故,看后觉得苏朝阳这个人真是非常智慧,能够就天象给出很好的解说,释却众人之疑,而城门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苏朝阳这个人,自然也流传下来。从百度百科上查到,他后来又升任柳州知府,在万历三十年准入柳州名宦祠。
史载“朝阳实心措注,版筑不扰,坐卧小舟,戴星出入,蛮之人不见其为令也,皆以为亲己。居一年,廨、舍、坛、宇、楼、橹、营、棚,焕然一新。”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务实和效率,如果说“欢雷门”是出于急智,那么,整座城的建设,系统地展现了才能。那时候的很多读书人,并不是只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管理才能还是很突出的。
正是因为苏朝阳和一众同侪的努力,也才有今天的丹洲古城、水上桃源。





我每每想起,总有种难言的感动。
也因此,一直想着,要把苏朝阳这个人,和丹洲城的故事,写出来。
前一篇:如何锻炼自己的信息鉴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