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荐书《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

(2016-01-11 16:33:23)
标签:

杂谈

荐书《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

《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这是一本书的名字。

是我在2016年读的第一本书。

在书的扉页上我记录了如下日期:

2016.1.1

2016.1.9

这是我的习惯,对于一本反复阅读的书,会在扉页上标注下相关的日期,不过有的书由于阅读的遍数很多,所以也不会完整地记录。

2015年12月31日,我在豆瓣上看到伊卡洛斯写的这本书的摘录《平衡秩序与混乱,照料我们的灵魂》http://book.douban.com/review/7713705/,立刻下单购买,1月1日送到,当天读完第一遍。

从深圳到广西贵港的高铁、从南宁回深圳的航班上,又读完第二遍。

当然还不够,以后还会反复阅读,并且会沿着书中提到的哲学家和他们的观点,去做延伸阅读。

荐书《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
读过两遍,才敢认真推荐。

这本书中,我特别欣赏的一句话:

哲学是最好的励志,不只是关注个人(改变情绪、应对不幸、幸福生活),而是扩展我们的心灵——把我们跟社会、科学、文化和宇宙联系在一起。

说到哲学,很多人的内心是崩溃的。

很多年以前,我将要离开银行时,和一位省行的同事在内部论坛里交流,他说:我给你两个忠告,一是女性一定要化妆。二是不要凡事都上升到哲学层面,那样会比较痛苦。

惭愧的是,这两条忠告我都没听。第二条,我有较长的时期也相信并且奉行了,但是后来发现,远远不够:我们并不能因为逃避哲学而成为快乐的猪,猪可以,人不可以,因为现世中总有需要面对的东西,而哲学,如前面那句话所阐述的,是最好的励志。它其实不能揭示真理,但会引导人们走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它也不能解释整个世界,但会让人不断深入自我的内心以及广大的外部世界,寻找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就算终此一生不能找到,但找寻的过程同样有意义。

这本书里,把哲学比喻为一天内的用餐,从早餐到结束,介绍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这些观点中,不乏冲突之处,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这本书烧脑的原因:相比对比、独立思考,人们更希望获得短平快的答案。所以有人形容说:“感觉就像是给你看一本很精致的菜单,但是不让你点菜……他告诉你修行的种种好处和体验,然后不告诉你怎么去做,看完之后干着急。”

但是哲学的意义恰在于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等待他人给予。菜单与点菜是个好的比喻,但我不认为适用于这本书。其实书里也有给出方法,只是也许这些方法有难度,不属于快餐类,所以对一些人来说还是不够的。但是悟性和行动力强的人,其实看到就明白如何做到,并且体现于自己的行动。

比如,书中提到:

当负面情绪击倒你时,你问,我对它是否做出了智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合理的吗?我能做出更明智的反应吗?

这已经是行动指引了。

不过,很多人的困境也就是这样:我们身处前所未有的丰饶时代,却饥饿至死。因为醒觉意味着担当,尤其是对痛苦的担当,所以宁愿继续沉睡。

我们都明白,要想活得幸福,就要使灵魂达到最佳状态。但是由于懒惰等原因,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忽略灵魂的存在。毕竟,被安排的人生虽然不够自由,但足够省力,而且可以抱怨自己的不幸。

我想,书名之所以叫《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就是因为,哲学是一种启迪,一种唤醒,当然,它只能唤醒想要醒觉的人们,而不包括装睡的人们。

对于愿意醒觉的人们,这本书,以及其他的很多书籍,都会成为好的指引。这些书会引导我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而不是要求它符合自己的期待”,会告诉我们可以成为“理性的享乐主义者”,让我们愿意积极探索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意义,穿越迷障,壮大意识的火焰,缓解焦虑,成为“自己的主人”。

对于迷信吸引力法则的人们,这本书并不适用,因为作者揭示了吸引力法则的谬误之处。对于迷信洗脑培训的人,同样不适用,因为书中也有反面的案例。

这本书适用于那些愿意掌握自己命运、自己定义人生、愿意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安于“美丽新世界”的人们。

我非常认同书中关于幸福的说法:

“世界上存在着不仅是一种幸福生活的版本,而是多个。不是强迫大众追求一种官方的幸福目标,而是一群朋友在追求幸福时相互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