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月29日,结束了广西三江的旅行,从三江南上高铁,终点站是广州南,然后我要再转乘高铁到深圳北。
三江南到广州南需要三个半小时,一路上,和小伙伴们谈谈笑笑,根本不觉得时间难熬。
同去的小伙伴们比较关心出书的问题。
我说:“先要好好写文章,等出版社来找你。”
很多人都想出书,也希望我帮忙介绍出版社,我当然是热心地帮忙,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找出版社的作者,往往成功率并不高,倒是有些出版社,会积极地联系作者出书,他们通常会通过豆瓣、微博等寻找优质内容。
其实不只是出书,很多其他事情也类似。
概括来说:
你希望争取到某些机会,但往往不容易争取到。
有些机会会主动来找你,由你主动挑选,这样的时候,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其实原因很简单:
你主动找人,是送上门去,他们不了解你,通常也没多少兴趣了解。
别人主动来找你,是先经过了了解,觉得你是他们想要寻找的人。
以我的了解,很多出书的作者,都是在豆瓣或知乎或微信公众号写东西,然后被出版公司中意,怂恿作者结集出版。出版公司当然很精明,明白这些作者拥有较大的粉丝量,出书以后,粉丝就会消化一部分,市场已经得到保障。
有些作者,是被粉丝怂恿,说你写得这么好,赶紧出书吧,只要出了,我们肯定买。
这话有些可信,有些不可信,因为这样说的粉丝,等书出来了,不见得真买。
出版公司往往对市场很有经验,会有自己的判断,所以即使作者说我有很多粉丝,我相信书一出来首印一万册也能立刻卖光,出版公司未必相信。
所以对于作者来说,不要心急,继续写,不断写,锤炼自己的技巧,写的好,别人喜欢看,自然有出版公司找上门来。
很多人写作,往往过不了一关:
没人看。
即使不是为了出书,只是生活记录,如果没人看、没人点赞,就没有写作的积极性。
但这样的写作习惯,是出于外部激励,而不是内驱力。
我的习惯是不管有没有人看,写,坚持写,用心写,而且是换着花样写,有些文章,还会按年度升级成新版本,因为每年有可以补充的内容。就算别人嘲笑我,我也还是写。
我一直坚持一点:写作是用文字整理你的生命。
既然如此,就不能依靠外力做为激励手段。
我曾经给人建议,说在微博上坚持做某件事,不间断地做上三年,肯定可以给人一种非常坚持的形象。
他做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有些焦躁,说看不到效果。
因为时间短,效果还没有呈现。水滴石穿,需要时间。时间不到,石头上连浅坑都不会有。
而且,他所做的,并不算严格。时间和地点都有小差异。
而我所建议的严格是指:每一天的同一时刻,发一张日出的照片,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在运动。
如果真的做到了这样,而且是连续三年,每天风雨无阻(如果下雨就不发日出照片而发当时的天气),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有种坚持的力量因而佩服?
这是阿甘式的力量。
如果你有兴趣,推荐看看《阿甘正传》,用心地看一遍甚至几遍,感受一下阿甘的精神。
在不曾起风的日子,心中仍然有歌。
默默耕耘,不断地做到好、更好、最好。
然后可能会有机会降临,脱颖而出。
当然,这只是一种情况,并不是说,就完全不去争取,该争取的事,仍然要,只是,不必强求,如果结果不算满意,也别气馁,继续努力就是了。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希望这篇文章能够鼓舞到你。愿你的2016,有更优秀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