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人向我要知识管理的资料,我说,在《百问知识管理》一书中,尤其是在附录里,就有他想要的内容,可以找来读读。我手里的资料,其实相当部分已经过时,而我的课件,基于商业考虑,也不能发送,请他谅解。他若看了附录就会相信我的话。
对方说他谅解,不过附带了一个“撇嘴”的表情。
手机这边的我不禁苦笑。
于是又做了一番解释。
真累。
后来想想,真傻,解释什么呢?我并没说谎。
活在一个充满了不信任的世界里,本身是个很累的事。但是,不信任又有理由,所以,也怪不得别人。
通常的一种信任模式是:
我相信你这个人是不错的,但是我不相信你能够看重我的事。
只不过,有人虽然不信任,但还是愿意尝试。有人因为不信任,先预设了立场,所以,也就影响了交流,影响了知识的吸收。
我通常是选择先相信,如果对方做了让我失去信任的事情,我才改变看法。
因为如果先不信任,沟通的成本会比较高,而如果先信任了,就会少很多事。毕竟,也不能在事情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假设对方一定是居心叵测。
很多事,因为信任,会简单很多。
我在豆瓣发起对10至18岁青少年书单的推荐,http://www.douban.com/board/1000229/#board-item-1001069
我看了别人推荐的书,感觉普遍都很好,有的书,是我所不知道的,经由别人推荐才了解,看了简介后,有的书自己都动心了。如果我开始就怀疑别人不会好好推荐,可能就不会愿意发起这个事情,也就不会有后面的美好发现。
我们是需要对这个世界怀有戒心和警觉,然而终究是要看情景吧。如果每时每刻都如同惊弓之鸟,动不动就风声鹤唳,那也未免活得太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