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那么多年,一直喜欢张晓风。
看张晓风的第一篇散文,是《玉想》,已是多年以前,然而“一见钟情”的感觉恍然如新。也因此,对于张晓风的散文集朝思暮想,就算是到外地书店,也一直注意寻找。可是“玉宇多年求不得”,算是一个缺憾。直至某年年初的一日,偶然的一次逛街,竟在商场里的小书店内相逢,当时有三种,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就为这个,那一天非常快乐。后来,那些书都没有带出来,到深圳后,又买了几本放在手里。
张晓风的散文,温润如玉,澄澈如水,在她笔下,琐碎平凡的生活,可以如此美丽,但又是切实可信的,那“种种有情”、“种种可爱”就在那里,只看你如何去发现,如何去享受。喜欢她宛转多姿的笔法,喜欢那种小小的佻皮,喜欢那份对生活一如既往的信心和热爱。她的文章风格是多变的,某些文章清新自然,如〈诗经〉里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某些文章文彩斐然,如珠如玉;某些文章洒脱矫健,全无脂粉习气;而某些文章又娇柔妩媚,含情脉脉。诚如其夫林治平所写的后序——张晓风是个善变的女人——何其可爱的一种善变!
我看书,看到喜欢的句子,便用笔圈点下来,下次再看,一般只看圈过的,但张晓风的散文,我无法圈点。那些句子都是相连的,都很美丽,没有办法单挑出一句或几句来。所以,每一次我重读,都是再老老实实地一篇篇从头读到尾。
在她的文章里充满了一种古典的天荒地老的气氛,现代的生活浮华是不错,然而她用她的文章证明了,要保持住一颗纯真善良的心,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是快乐的。她同时具备了女人的成熟和女孩的天真,一路行来,偶而蹦蹦跳跳,不经意地拣拾起路上遇到的花香鸟语,于是,便成妙语妙文。这些文字如酒,且是不断变换口味的酒,春来洋溢百花香气,夏来清凉,秋来高爽而冬来温润,由不得你不醉,却又不是忘却本性的大醉,只是微醺,恰到好处的微醺。
微醺不止在书中,纵在书外,想起这些句子,仍有醉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