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行,又不是我创业的,我和姬十三,也不认识,原则上来说,它和我有什么关系?
小日子APP,虽然创始人是我闺蜜,但是,那是他的事业,又不是我的,我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帮他推广?
我以前工作过的公司,我不过是拿一份薪,打一份工,有没有必要拼命?
……
我帮在行做了大量推广,事实上现在约见我的人,以我的粉丝为主。
小日子APP,我持续在帮推,视同己出。
我工作的时候,非常拼命,很多同事都目睹过。
我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是共赢,应该做,就做。
如果我们始终是旁观者,不舍得去投入,通常来说,也就不会从中获得什么。
的确,我从在行赚到钱了,也帮助别人了。
的确,我吃过小日子APP寄来的腊肉香肠,我去北京和成都的旅行费用,也都是小日子支付。虽然这也是种商业交换,不过的确也还是有情份在内。有些人用看似很有礼貌的语气命令我做什么,我就不喜欢。
的确,我从工作中获得成长,我感激曾经工作过的所有地方。
我从来不鼓吹那种“不给钱你也要把事做好”,我觉得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总也得弄清子丑寅卯,然而如果总是计较,时间就都浪费进去了,结果事也没做好,人也没成长。
很多人的问题就是太精于计算,纠缠在投入产出比方面:
比如,虽然是很爱这个人,但是,他爱我是不是像我爱他那样多?他以后会不会离开我?如果未来会分开,现在还要不要投入?
比如,古人说了三思而后行,我这样思考没错啊。是没错,但是思考上三年而不行,黄花菜都凉了。
舍了,有时候也未必能得,但是人生的算术,有时候不是这样,过程中的愉悦,也是一种获得。
前一篇:大杀器:密布脑海的知识钩
后一篇:时间黑洞之一:超市时间黑洞及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