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遍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作者朱彝尊,清季著名词人。词后有序:“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被深深地感动,半是因这故事,半是因词本身。
虽然,也只是一个平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可是因为那样缠绵宛转却终于成灰的相思,因为死亡的冰冷,知道了却不能得的惆怅,分外凄艳动人,回肠荡气。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的“良辰美景”,隔帘凝眸的深情,“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的刻骨相思,音信难通,心意难达的苦闷,“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的绮梦,本该,是一个佳话的绝佳脚本,本该,妾有情,郎有意,虽经波折终谐鸳盟。但弦声戛然而断。
“重来已是朝云散。”他终于知道,终于知道,终于知道——又有什么用?空怀着一腔相思,红颜已成灰烬,神女解佩,紫玉成烟,终究还有一个影子吧?终究,还有神话来稍减一点遗憾吧?但现实的人生里,桃花年年红了又红,可是哪朵是她?他如此感动如此伤怀,可是她还会知道吗?“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那也是可上碧落可下黄泉,而现实里,谁能?谁能??只是盼,只是盼而已,但长堤草叶,永远不会盼成红心。
一场阴差阳错的有情无缘。她活着,他懂不到她的心;她死了,他挽不住她的手。故事在世间流传,词在世间吟唱,可是即使看过,又有多少人懂得在可能的时候表达,在拥有的时候珍惜?为什么非要沉默?为什么非要在失去时追悔?为什么不去争取?为什么不明白手里能握住就是最好?为什么非要让明珠佩冷,让紫玉烟沉?我忍不住落泪。
前一篇: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