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中的读书、电子书、纸书:这能是多大点儿事!

(2015-06-05 12:49:46)
标签:

杂谈

每次有人对我说,只读纸书,对电子书无感,我都默默地想:爱读不读,谁还劝你?
经常也有人问我,旅行中在外面跑,竟然还读那么多书,这是纸书还是电子书?如果是纸书,不沉吗?

坦率来说,我是挺诧异这样的提问的。沉与不沉,首先是相对而言。而且每个人的负重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喜欢,就不会觉得沉,何况还有很多方法获得书籍,不见得一直背负,这样的问题,在我眼里,和问不相干的人“我男朋友到底喜不喜欢我”是类似的——此处省略两个字。

其实这个问法的潜台词可能是:我觉得沉,所以我旅行的时候不想带书。这不是我不想读,实在是纸书太沉了,而电子书读起来又没感觉,所以,我不读书是有道理的。

随身带五六本书的话,沉是肯定的,这是客观事实。电子书和纸书有差别,这也是事实。
但对于真正爱读书的人,这些都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至于其他人,当然不好说,还是那句“爱读不读,谁还劝你?”

我这次出门,总共带了五本纸书,在婺源时,读完了《岛上书店》,然后留在了花园山庄。@婺源静歌 送我一本《梦里老家,传说婺源》,这是赠书,要带着。
周日搞活动准备把两本佐藤可士和的书送出去,这样只带三本回深圳。这三本书中,其中有一本是借自图书馆的,按说6月3日到期,已不能再续借,现在已经超期。忙成都的事情要紧,回去后还书交罚款。了解规则,了解事情发生后可能的结果,承担,就这么简单。我肯定不会为了几块钱的罚款,就不顾成都的事情而提前回去。

在婺源花园山庄里,大厅的书架上,有不少书,想读的话,也可以从那里拿,还倒真是没时间读那些。
我上次去新加坡的时候,住的地方离图书馆比较近,所以就到图书馆借书看,可以在里面阅读,不能带出,那就泡在里面得了呗。这次去新加坡,带了几本书,只带回一本,其他的都在那里送人了——买书和送书,真没什么不舍得的,书读完了,笔记做完了,意思明白了,书评写完了,不想负重,就送人,以后再需要,再买本。就这么简单。

电子书我也觉得很好啊,方便、好带。下完单,立刻可读,不像纸书一样,还得等待一段时间。我不惯自己各种毛病,我的目标是求知。我的底线是尊重知识,所以不干那种读完电子版还退掉的事,丢不起那人。

我也不收藏书,除了一些我需要经常阅读的书以外,很多书我都是读完送人。我也不觉得有很多书搬家就很麻烦,我选择居所的条件之一就是靠近图书馆或自助图书馆,借书方便,我现在手里还有不少书,如果要搬家,还是不含糊。人的生活中,哪来那么多限制?有太多的限制,都是自己思维上的。

不管是电子书还是纸书,要点不在于媒介本身,那不过是知识的载体,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在于知识本身,就不会太关注载体,韦小宝的文房四宝都是无价之宝啊,他老人家的墨宝倒不好意思见人。个人习惯就不能改?那以前的人还看竖版线装书呢?小时候听的还是小喇叭里播放出来的节目呢,倒没见多少人说想保留那些习惯和用品。

何况现在又没有规定说一个人只能看电子书或纸书,各种选择都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书价又不贵。昨晚和朋友一起去逛成都的言几又书店,朋友感叹说,好像现在可以毫不犹豫就买的,也只有书了。相比菜价肉价楼价,书的价格简直是低得可怜——嗯,当然,有些人是有钱买爱马仕没钱买书的,毕竟书又不能拿来显身价,对这类人,请无视我说的。

我都不好意思说毛病多多的人基本都是叶公好龙型学习者,他们通常只是做出一副爱读书的样子,但是又有着种种限制,把不能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的原因都归诸于外界。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爱读不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