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工作和学习成长,到底区别在哪里?
我自己定义的标准是:工作是可以带来收入的,学习成长可能不会带来收入,也不以此为标准。
2014年的工作内容,主要是:
培训
企业顾问(知识管理和网络营销)
在线课程
出书
公开活动
旅行
相比往年,比较新的两项是在线课程和旅行。
旅行不算是直接带来收入,但由于旅行费用全由企业支付,而且也需要一些回报,所以也纳入了工作内容。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因为完全属于靠兴趣赚钱(或省钱)的模式。而且我对旅行,的确也并不倾向于游山玩水,我所希望的是深度游,这就往往需要结合工作、学习一起进行。澳大利亚行就是如此。以前的商务行,都是我自己付费,这次是和慕思合作,而且双方都很满意。
在线课程是秋叶的PPT课程完全成熟以后,我们开始进行微信和微博方面的尝试,http://study.163.com/u/xiaoqiushui
由于有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所以相当顺利。相比新媒体类书藉,在线课程真是让人感觉非常爽:微博微信的更新都很快,书的速度是跟不上的,而课程却可以快速更新,尤其是这个更新的权限放到我们自己手中以后。
虽然同是出书,不过2014年也略有不同:出版了一本纯文学书籍《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985499/。此前出版的书籍,都是专业类,围绕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博客、微博、微信等,2014年新出的专业书籍是围绕搜索营销的《移动社交时代的互动搜索营销》,文学类书籍,相比专业书籍,有更大的受众面,时段性也不是那么强,从影响力上来说,也会比专业书的力量大的多。
这本书标志着一个旧梦的完成,也会在这条路上行得更远。也因为这本书的出版,用到一些照片,所以结合澳洲行,开始学习摄影,希望以后可以自己配图。
围绕着工作,围绕着书籍、课程等的营销,在2014年可谓全方位探索:电台、网络视频(自制和录制)、电视,如果不尝试,我就不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所以必须不断地探索,如果那个事情我真的做不好,我就可以停止,但如果我还可以,我就会继续提升。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和约束力,我既沿着既定的的方向前进,也不断发现自己陌生的一面。有些事情,我以前没做过,现在做了,然后发现:原来这样也可以。
我喜欢如此。
前一篇:2014总结:旅行
后一篇:2014总结:学习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