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早晨发了一条微博:
早晨接了一个电话,问我一个出行是自己订票还是他们帮我订票,我楞了一下,太年轻的人肯定不知道,语气和措辞会暴露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怕麻烦的心理,我说自己订票且不用报销了,因为我也怕麻烦,我的怕麻烦在于尽量避免和麻烦的人和事打交道。
有人就问:正确的方式是什么?
这个提问很好。
这个事情的背景需要交代一下:
友情支持某个活动,免费。对方答应承担往返交通费用。交通工具:火车。
关于正确的方式——不如说是适宜的方式吧——我说一个例子:
2014年11月,我去锦力电器有一个互联网思维的讲座,地点是在佛山。
锦力电器方面的一个女孩和我是这样沟通的:
先是电话询问我住在深圳的什么区域,然后说,抱歉您稍等一下,我设计一下最优路线给您选择,然后再打给您。
过一会儿电话再打进来,说建议我从深圳北站走,终点站广州南站,会有人接。然后询问身份证信息,帮助订票,发订票信息到手机上。
到了锦力以后,见到那位女孩,她表示欢迎以后,又礼貌而带点歉意地告诉我:不好意思,回头还得要麻烦您把两张票寄给我,以便走报销程序。然后把地址发到我手机上。
我回深圳后的次日,把票寄回。
锦力方面的做法,非常专业到位。她会考虑到我对到佛山的路径不熟,所以把复杂的事情自己做了。设计路线这个很棒,因为从罗湖车站也可以到广州,但对我来说,从南山过去,就会比较远。而且广州那边有几个车站,我是分不清楚。
另外,虽然只是半小时的车程,锦力帮助订的是一等座。我行止随意,从来不挑,别人给我什么待遇,我就接受什么待遇,所以快捷酒店和五星级,别人安排什么我住什么,火车和飞机,别人订什么我也坐什么。不过别人在安排中体现的心意,我总还是能够辨识出来——可以不比货不挑货,但是要做识货的人,否则别人的心意也白费了。
我自己订票或者选择行程的话,通常都会在不影响事情的前提下,选择便宜的班次,尽量从自己这方面就替对方节约成本。
以上是火车票的例子。
再举个机票的例子,是重庆九源教育。
九源上到杜总,下到员工(这里的上和下只是体现一体化,不表示层级),专业,那是一以贯之的。
九源的做法是:先询问我的时间安排,看我有没有习惯的航班,然后帮我订票,身份证号码只需要说一次,他们会有存档,不会每次问(因为我遇到过每次问的同一家公司)。通常我在下飞机前,打开手机就会收到接站人的短信,告诉我在哪个出口等,然后会合。事情忙完,送到机场。
和九源合作,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内容,其他的都不用费心去考虑。
回到订火车票本身,站在流程的角度考虑,如果有报销这个环节,那么会有点不同:
A:1、帮助订票——2、对方取票——3、乘车——4、寄送车票——5、报销
B:1、对方订票——2、对方取票——3、乘车——4、寄送车票——5、报销——6、汇款
A流程,是自己麻烦在环节1,节省了环节6。
B流程,是对方麻烦在环节1,自己麻烦在环节6,当然对方也麻烦,因为要提供银行账号等。
站在合作的角度考虑,A流程给人的感觉更好,体现了尊重。
回到早晨的电话本身,其实锦力电器的例子已经足可借鉴。我为什么不满意?因为对方的语气和措辞都不太好,虽然听上去并不失礼貌,但是说法让人不舒服。不用提高到锦力的那个标准,就算颠倒一个语序,把问我“是自己订票还是他们帮我订票”换成“是他们帮我订票还是我自己订票”,也会稍好一点。因为开始就问对方是自己订票还是如何,这个意思似乎是明示对方最好自己订票,省了自己麻烦。然后听到对方说自己订票又强调了一下报销,就好像别人很在意这个钱似的,所以我就知趣地说算了,就不报销了——我觉得不妨替对方考虑到底:讲课费省了,往返交通也省下吧,毕竟成本这事的确很重要。
有人会说,你这人怎么麻烦啊?你明明是不满意,有话直说不就完了吗?你这样,让人家也难做啊!
关键是,有些时候不熟悉,还真不好直说。你能说对方不够专业、告诉对方适宜的方式吗?你能说我已经免费了,你就不能把其他的事直接帮我安排好我就不要费心了可以吗?就算职场上没有交浅言深这回事,有些话也不好讲。
如果是我部门的同事,我肯定说,而且会说得非常详细。
我为什么会注意这样的细节?
以前我们部门负责外聘专家服务,邀请每位专家来做活动,都是专人接送、陪同,我们甚至专门有一个岗位来做这个事情,从商讨合作开始,到把专家送到机场及后续的关系管理,都是我们进行,每个细节都要注重,也因此赢得专家们的认可,而且我们不代表个体,我们是代表集团,专家们对我们的认可,也就代表了对企业形像的认可。
开始的时候,负责接待专家的同事也有粗心的地方,如果发现有纰漏,我会帮助他分析、总结,给出改进建议,他的成长也很快。
我必须骄傲地说,我们部门出来的人,专业度肯定没的说。我前不久去一家企业做讲座,负责讲座的人,以前就在我部门工作,整个活动井井有条,我赞扬她,她说,这对咱们来说当然驾轻就熟啦!
另外还得替我自己辩解一句:我这个人真的不是多事的人,不愿意给人添不必要的麻烦。
有次去参加一个企业的年会,因为要准备会议,隔壁很多房间声响都很大,我是怕吵的人,几乎一夜没睡着觉,但也强忍着,因为知道准备年会辛苦,我不能再给人添麻烦要求换房什么的。助教心疼我,去找会议组织者要求换房,我知道后立刻道歉,说不用不用。第二天整天我都调动全部意志力,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回到深圳后,休息了几天才恢复元气。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讲求个性的时代,对于80后90后,是不是就不要这么细枝琐叶的要求?我想,对于某些公司某些职员是这样的,也不是任何人都不能包容,不过,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专业总比不专业更好些,知道总比不知道好些。
如果看了不愉快,请无视,当我没说。
后一篇:身在职场,必须有职业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