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体育穷得只剩下了钱

(2012-09-09 09:17:09)
标签:

朱骏

中国体育

中国足球

倒金字塔结构

中国电影

分类: 体育杂谈

  翻看这两天的体育新闻,你大概难免一种没落的感觉。奥运会的喧嚣已过,它已经不可能像1980年代的中国女排夺冠那样“激励一代人”了,人们对它的回味可能还不如持续热闹的“中国好声音”。娜姐在忙着签名售书,对照的是孙晋芳谈论“李娜习惯性崩溃”背后的一名体育前辈兼官员的焦虑;梅里特以12秒80打破了110米栏的世界纪录,而中国人已经甚至在商业广告里也看到了刘翔远去的背影;当德罗巴说他并不后悔来到中超,朱骏还在垂死的申花迷梦中炒作购买C罗的丑剧。
  中国运动员已经越来越抽离体育正剧的主角,只剩下一身铜臭的中国商人在一出出体育丑剧里粉墨登场。中国体育穷得中剩下了钱。
  经济进步,技术革命,让这个世界日益扁平化。痴迷NBA,为欧洲职业足球联赛癫狂,喜欢竞技体育魅力的球迷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持一种淡然的世界主义的体育观,对中国体育的种种怪病,他们无可奈何。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飞越式扩容说明了这一点。现代电影归根到底更多是一种产业,所以,只要钱多了,中国电影就渐渐跟得上世界的脚步。
  但正常情况下,体育产业只是社会体育的塔尖部分,而中国体育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它的倒金字塔结构。我们的孩子在忙于上奥数培训班,或者在应付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和测验,为的只是在打破头的名牌大学入学竞争出局后,在稍差的大学里度过与就业无关的恋爱时光,然后步入一个“拼爹型”社会。童年,与体育和游戏相关联的童年,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消失了。
  一个失去童年的国度,何谈体育?
  体育,是人类保持童真天性的游戏。没有童年,没有普遍体育的社会,一定是得了病的社会。失去了青少年的参与,中国体育病入膏肓。中国足球是最有可能市场化的,也是最早职业化改革的,但同时也是中国所有改革中最失败的案例。就像再多的钱也不能让北大清华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再多的烧钱,也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腐臭。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现在的中国体育,穷得只剩下了钱。
  在伦敦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体育用品企业赞助了很多知名球员和球队,包括“梦十”。但只要看一看赞助和投资中超的,没有一家是正常的市场化的企业,要么是国企,要么是与政府资源交换的房地产等企业,再要么就是张海朱骏那种以炒作为生命的暴发户。正常的中国企业都远离形象不佳的中国体育,只少量选择一些形象尚好的中国体育明星和运动队进行赞助。正常的体育赞助,能够标示出体育的美誉度的指向。
  从体育大事来看,体育进入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周期,但中国足球早已彻底出局了。中国足球无才可选。中国体育要真正崛起,不是要等体育改革,而是要先等中国教育的改革,更是要等中国人的价值观的改变。
  要把体育还给人民,先把童年还给孩子。(倍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