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从象牙的悲惨到足球的辉煌?
(2009-04-14 23:16:45)
标签:
惨案足球暴力非洲体育 |
分类: 体育杂谈 |
科特迪瓦(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在1986年之前的中文译名是“象牙海岸”——一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殖民与黑奴贸易的名字,在法语中“科特迪瓦”的发音就源自“象牙的海岸”。15世纪后半叶,葡、荷、法殖民者相继入侵科特迪瓦,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1882年科特迪瓦沦为法国殖民地,直到1961年4月才在独立之后脱离“法兰西共同体”。
而科特迪瓦让世人所知,却更多地是因为足球。2006年德国世界杯,科特迪瓦首次代表非洲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并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2比3大逆转塞黑队,以一场胜利终结了世界杯之旅,也给最后的“南斯拉夫足球”一个黯伤的结局。而“非洲大象”德罗巴不仅是英超豪门切尔西锋线上的魔兽,而且,也让更多的专业球迷记住了他的祖国科特迪瓦。
北京时间2009年3月30日凌晨,科特迪瓦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却是因为一场足球惨案:在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阿比让进行的世界杯非洲区预选赛,科特迪瓦队的主场对马拉维的比赛之前,爆发了球迷踩踏事件,造成22人死亡,有130多人受伤。惨剧发生的原因,是因为维持比赛秩序的军警与票贩勾结,把验票后不撕毁的球票再卖给其他球迷,结果使只卖掉3.7万张球票的体育场涌入了5万名球迷。当马拉维队大比分输球之后,该国球迷与科特迪瓦发生了冲突,而军警不适当地施放的催泪瓦斯引起了球迷恐慌,体育场的一面墙体倒塌引发球迷混乱,附近的球迷在逃离现场时发生了踩踏事件。
在非洲、欧洲和南美洲,足球与激情和狂热总是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常态。而在硬币的另一面,足球的悲剧也总在上演。甚至同一个城市的同一座球场,8年前的5月6日,科特迪瓦就发生过1死39伤的事故。足球场的暴力与死亡事件不胜枚举,它的历史几乎与整个足球的历史同样漫长,而其中具有标识意义的是“最冷的死亡”、“两大空难”和“两大惨案”。
最冷的死亡。1982年10月20日,莫斯科列宁体育场的欧洲冠军杯比赛,由莫斯科斯巴达克队迎战荷兰哈勒姆队。由于当时天气异常寒冷,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只售出1万张票。体育场管理部门为了省事,将所有的观众都集中到C区看台,而球场工作人员又严重违反体育场安全规定,仅仅打开C区看台的一个出入口,将其他看台的出入口全部锁上。比赛接近尾声时,球迷认为领先的主队胜局已定,纷纷起身准备提前退场,并朝唯一开放的出口走去。但在终场前1分钟,主队乘胜追击再入一球,看台上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许多已经走下看台和走到出口的观众被欢呼声吸引,立刻返身往回涌去,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正在这时,终场哨声响了,看台上兴奋的观众也开始离场往外拥。两股人流就像两股汹涌的潮水一样在狭窄的出口处交汇,猛烈地冲撞起来。随着退场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受不住巨大压力而窒息晕倒,一些被推倒的人,就再也无法站立起来,千百只脚从他们身上踏过,哭喊声、叫骂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这场最冷的死亡事件导致340多人蒙难,创下足球惨案死亡人数之最。
两大空难。都灵队是意大利最古老的一支球队,1940年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当时这支超级军团横扫亚平宁半岛无一敌手,连坐四年冠军王座。1949年5月4日,当都灵队在葡萄牙打完与本菲卡队的拉丁杯比赛回国时,飞机撞上了机场附近的苏佩加山,发生了震惊世界足坛的“苏佩加空难”。拥有9名意大利国脚的都灵队,在这次空难中全部丧生,都灵队元气大伤,至今仍无法再现当年之辉煌,而尤文图斯则很快崛起为都灵城乃到意大利的王者。(这次空难还产生了一个极其可怕的结果,惊弓之鸟的卫冕世界冠军意大利队竟然罕见地坐船饶过了半个地球参加1950年的巴西世界杯赛,结果体力透支,小组就遭到淘汰。)1958年2月6日,在欧洲冠军杯淘汰了贝尔格莱德红星队之后,英格兰曼彻斯特联队的球员、球迷及随队记者搭乘英国欧洲航空公司的专机,在西德慕尼黑机场积雪的跑道上第三度尝试起飞时失败撞毁。机上44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当中的23人罹难,罹难者包括8名曼联球员及3名职员。与“苏佩加空难”让都灵队一蹶不振有所不同,“慕尼黑空难”只是令曼联称雄欧洲的时间推迟了10年,从1967-68赛季到2007-08赛季曼联队已经三次站在了欧洲足球之巅。
两大惨案。1985年5月29日的布鲁塞尔海瑟尔体育场,英格兰的利物浦队与意大利的尤文图斯队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相遇,欧足联在赛前把一个球门后的看台分配给利物浦球迷,但是有不少尤文图斯的球迷从比利时人手中买到该看台的球票。看台上,也没有足够的警察和工作人员将两队球迷分开。在比赛中,混在利物浦球迷里的足球流氓对尤文图斯球迷大打出手,导致看台倒塌,当场压死39名尤文图斯球迷,并有300多人受伤。“海瑟尔惨案”让中国球迷和全世界从此记住了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利物浦不仅输掉了冠军杯,赛后,所有的英格兰球队被禁止参加欧洲赛事长达五年之久,利物浦则达七年。然而时隔四年,厄运不可思议地再发生在利物浦队身上。1989年4月15日下午3时,在英国谢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相遇在第108届足总杯的半决赛,可容纳54000人的希尔斯堡球场内座无虚席。球赛开始后,场外4000余名无票球迷和迟到者心急如焚,势如潮涌,他们向一个16英尺宽的大铁门入口挤去。3时零6分,大铁门被打开,数千球迷如洪水决堤直冲球门后面的站席看台。看台上正在观看球赛的观众毫无准备,有的被撞得人仰马翻,有的不由自主地被推向球场边的防暴网。挤压和踩踏事件造成96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希尔斯堡惨案”后,英格兰足总命令拆除所有不带座位的看台。为了纪念这些遇难的球迷,利物浦球队的队歌改为《你永远不会孤独前行》。两次惨案给利物浦队的打击非同寻常,但这支伟大“红军”在沉寂了21年之后,于2004-05赛季终于第6次捧起了欧洲冠军奖杯。
刀不杀人,人杀人。据不完全统计,自1946年足球场上第一个重大惨案发生以来,已经有超过1200人死于足球惨案,4000多人受伤。导致这些惨剧的祸首当然并不是足球本身,而是那些以足球为宣泄出口的足球流氓和那些掉以轻心的赛场管理者。
人类发明各种工具、技术和游戏用来满足和愉悦自己,却也总会被自己发明的东西所伤害。足球惨案就是以血的方式提醒人类不要忘记生命的价值所在。德罗巴在目睹了自己家乡的悲惨一幕之后痛心地表示:“我承受不了死难的压力。你可以感觉到生命对足球的热爱和追求,但他们却因此而离去了。在生命面前,足球一文不值。”
在辽阔的非洲,贫瘠的土地却孕育出人们对足球的贴近与痴狂。明年世界杯即将在南非举行。人们不会怀疑非洲将给世界杯注入的激情和狂热,但科特迪瓦惨案适时地提醒了人们:这块土地准备好了足够的理智、经验和秩序了吗?(倍魄供《读者》原创版专稿,媒体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