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年后再看王小波的“有趣”

(2006-03-14 14:03:28)
分类: 文学随笔
  有一类书是我所爱读的:余华的《灵魂饭》、北岛的《失败之书》这种作家或诗人写的随笔文章。我把它们放在枕边供睡前翻读。但是,我总是有时间不够的感觉,所以,这种像是走进另一个灵魂的阅读,总是成为一种奢侈,构成一种诱惑,让我在尘世的现实中,保持对彼岸世界的窥视的欲望。这种状态很无奈,也很奇特。
  其实,在我的枕边还有一本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已经翻过了很多遍。差不多下个月的这个时候,王小波离开这个世界就有9年了。
  自从王小波炽热的心脏被淤物堵死,他的鲜活与快乐的有趣就远离我们,随风飘逝了。从此之后,他所倡导的有趣就被传颂者挥舞成一个符号、一片图腾、一门行走江湖的手艺。每个春天里的4月11日,他都成全了一个机会,成就了一次“王迷”们欢聚的PARTY。
  王小波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天堂里的他,会为他所留下的在现世里的影响感到欣慰吗?我怀疑。
  事实是,我们对王小波的追随,对有趣的摹仿,造就了属于我们的遍地开花的“有趣”和王小波眼里的违背参差多态的“无趣”——这是一个悖论,一则黑色幽默,一种集体狂欢似的、追赶着的背离。
  9年之后,回头来看“有趣”可能被错误而过份地强调了——被王小波,更被我们。如果有趣只是浅层的搞笑,则有趣是泛滥的;如果有趣是对生活真意的发掘,则我们真正缺乏的,是发现有趣的智慧和能力。——王小波拥有这样的能力。但他既没有指出,更没有强调,以至于他的乏智的追随者,人云亦云地空抱着“有趣”,制造着搞笑的垃圾。
  其实,王小波的独特的地位在于,他是中文写作中史无前例的绝无仅有的一环链条。他有天才作家的文笔与才气,同时兼有学者的科学思维与训练。在我们这个充满常识性错误的社会和生活空间里,从来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像他那样充满激情地发出那样引人入胜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么是不善或不屑与大众沟通和交谈的专家学者,要么是知识结构只限于泛文化的高雅或低俗的文学作家。在专家学者的眼里,王小波是文人墨客;在中国作家的眼中,王小波创造的不是正统文学。王小波双腿分跨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话语圈内,同时被两个圈里的人拒斥在外,不置评价,不被承认。
  有人指出,王小波的“有趣”是指“思维的乐趣”,而在实际中,我们把他的乐趣庸俗化了。而在我看来,比之“思维的乐趣”,王小波更热衷于批判常识错误的表达及这种表达的乐趣。对表达乐趣的痴迷,导致了他充满快感的独断。
  也许是面对一片开阔地里过多的谬误和丑恶,王小波怀有过多的热忱和过多的从容的愤怒,他想从沉默的大多数中冲出来,急切地喊出宏亮的声音。这既是他的果敢,也是他的局限。
  王小波的独特,在于他异常醒目地开始了一种方式,而“有趣”只是在这个方式下,他的才智的结果。好在今天,人们再读王小波时,已经不太在意他的“有趣”,尤其,当搞笑已经是“小学生常识”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