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何苦沦为快女的炒作工具?
(2009-07-13 03:00:58)
标签:
曾轶可快女快乐女声娱乐 |
分类: 娱乐天地 |
在说起曾轶可之前,本人只想强调的一点是,我对所谓的“快女选秀”以及曾轶可本人并无太大的关注。而曾轶可真正能让我感到有一丝兴趣的是,透过“曾轶可现象”的本身,我们可以看到操纵“曾轶可团队”的那股强大力量所带给社会公众的思考与反思。
曾轶可,据说是目前快女十强当中最具争议的一位选手。带着一丝好奇,我先后看了看曾轶可在比赛现象演唱的视频,以及曾轶可在一场发布会上被记者逼着现场清唱的一段视频。我不知道诸位在看完这样的视频之后有什么样的感想,我只想说的是:以这样众目睽睽之下的唱功表现,如果我是曾轶可,干脆立马在地上找一条裂缝钻进去算了!
在那样的场面,遭受这样的尴尬与羞辱,我不知道曾轶可还有什么脸面站在快女的舞台上面。可是,这样的尴尬与羞辱并不是别人强加给曾轶可的,而是由于她自身的诸多问题所导致,我真的很难想像,这样一个五音不全的小女生怎么可能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快女十强的舞台之上?
对于曾轶可的出身及背景等各种传言,我不想评论。
对于曾轶可的唱功以用所谓“独特嗓音”,我也不想再去多说。
我只想说的是,到底是谁,成就了今天的曾轶可?
是评委吗?可以这样说。毫无疑问的是,包小柏老师与沈评委的一番争论,令曾轶可从此名声大振。我想,曾轶可现在在快女舞台上的“成功”,她可不能忘记了包老师与沈评委的功劳,因为正是由于包老师“她留,我走!”的愤然离席,才让“曾轶可”这三个字名满天下,也正是因为沈评委在其资深专业音乐人的身份力挺之下,曾轶可才可以PK掉那些实力比她强得多的选手——这一点我想连瞎子都会看得出来。
除了评委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令曾轶可如此风光呢?收视率,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如同往年的超女一样,今年的快女要想吸引众人的眼光,并且保持足够高的收视率,那么节目的本身就必须有一个引起四方争议的焦点。这就如同当年超女当年的李宇春必须坚持的中性路线一样,曾轶可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来重复李宇春的老路。只不过,这一次快女的主办方所采取的操纵方式显得更为低劣,因为他们这次所营造出来的炒作焦点完全没有考虑到观众的听觉感受……
我想,谁都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对快女的主办方来说,收视率与金钱之间应该会划上一个等号。所以,各位可以想一想,如果没有了收视率,快女的主办方又拿什么来赚钱呢?因此,曾轶可现象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而这样的争议焦点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一个能吊起大家的胃口就好。而这些所有的种种——才是快女的主办方自以为精明之处。
另外,诸位可以用心地去想一想,在曾轶可现在风光于快女舞台的背后,肯定有着一个足够强大的“曾轶可团队”。很明显,这个团队必须得有足够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强大的策划推广能力,否则,一个五音不全、只学了一个半月的吉他的19岁小女生凭什么能够一路过关斩将晋级十强呢?
那么,这个“曾轶可团队”与快女的主办方,甚至和评委们到底有没有利益上的牵连与瓜葛呢?这就很难说了,但非常明显的一点是,在这三者之间会存在着利益上的共同点——如果曾轶可最终能取得“李宇春式”的成功,那么随之而来的各种名利收获自是不言而喻。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曾轶可本人,难道说她本人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吗?我想并非如此,因为以先天条件而言,曾轶可并没有说服自己能够成为歌手的实力。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曾轶可背后的力量却发现其所谓的“绵羊音”能成为一种他人所不具备的特色。于是,这样的特色从此被放大至极限,最终成为一个炒作的焦点。
所以,对曾轶可而言,现在的她已经是身不由已,因为她已经上了贼船,成为了别人炒作的工具,并且是没办法回头了。这,才是我替曾轶可和她的粉丝们感到悲哀的地方,因为曾轶可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李宇春,她只不过是一个被他人炒作的工具而已。
我想,曾轶可还会继续坚持在快女的舞台之上,因为她现在已经没有了退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