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那火锅”:脑残的商业炒作行为

(2008-07-28 05:13:1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支那

支那火锅

商业炒作

中国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重庆晚报报道,725日,重庆渝北区龙湖紫都城外,一家正在装修的火锅店打出横幅招揽顾客。这家火锅店取名为“支那火锅”,这个怪异的名字立即引发了市民的公愤和广大网友的集体声讨。而更妙的是,有网友提出倡议:集体去火锅店用餐,并且直接给老板送上两本历史书用于结账。

看完这样的新闻,我的心中却是出奇的冷静,没有那些激动的网友们声势浩大的群情激愤。是我的思想麻木了吗?还是觉得这样的声讨纯粹是大惊小怪?都不是,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明白,这不过是一些所谓的“精明”商人费尽心思用一些敏感字眼精心策划的一出丑陋的商业炒作闹剧,其目的不过是借此来引人注意。

显然,这样的促销活动是火锅店老板在其“精明”的商业头脑策划下的商业炒作,而这样的炒作使火锅店老板显得极其脑残。据火锅店的工人说,火锅店的原名应该是“脂那”,横幅上的“支那”二字是印错了,而火锅店的女老板对此事并不知情。对于这样的说法,你相信吗?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种说法纯粹是胡说八道。理由也很简单,那些工人只是被雇佣来干活的,他们不可能给火锅店取名。所以,火锅店的取名肯定是火锅店的老板来亲自操作,那她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横幅的店名印错了?况且,这样的店名是根本不可能在工商局获得注册通过的。

那么,既然老板知道横幅印错了店名,那她为什么还让工人将此横幅悬挂三天,大肆招摇揽客呢?我想如果你仔细想想现在这家火锅店已经“名满天下”的原因,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条横幅在悬挂了三天之后才被工商局扯下。不过,从宣传策划的角度来看,这家火锅店老板的策划活动还是成功的,至少她没花多少成本宣传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广泛的知名度。等到火锅店真正开业时,再将名字改回来,那岂不是花小钱获得成功宣传的经典策划案例?

可是,不知道这位老板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现在火锅店的“名满天下”实际上是臭名在外,要是没有顾客愿意光临火锅店,那该怎么办?或许你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但是请你想像一下要顾客在“脂那”火锅店里面用餐,你是否也摆脱不了那种怪异的感觉?而这种怪异的感觉完全是来自于“支那”二字带给所有中国人的敏感感觉。

众所周知的是,“支那”二字是战争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一种蔑称。对于“支那”一词的由来与起源,我不想在此深究,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所必须知道的是,“支那”一词虽然在中国的秦代历史中没有任何贬义,然而自从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落败之后,“支那”便有了明显的贬义。尤其是在近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支那”一词更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强烈鄙视与对中华民族的人格侮辱。所以,中国人对“支那”一词的憎恨与敏感其实是在这一词语的背后透露出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而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即使是在现如今的和平年代,还有不少日本人在使用“支那”一词,尤其是那些日本右翼势力的顽固分子。在他们的心中还保存着对中国的仇视思想,而在日本本土,你还是能从日本人的言行当中看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排外和蔑视情绪。这些日本人通常就把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中国人称为“支那人”,除了显示对中国的蔑视之外,好像这样的称呼更能体现日本人对“大日本帝国”的自豪之气。

所以,说到这里我想你就能明白中国人对“支那”一词的愤慨之情与敏感之心了,这也是为什么“支那火锅”这样的店名会引发中国人的群情激愤的真正原因。因此,我相信只要是有一颗爱国之心的中国人,都不会去有辱中国人的火锅店去用餐。这就如同每到中国的一些历史性纪念日时,比如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等,总有一些中国的餐馆、商店会挂出“禁止日本人入内”字样的招牌一样,这样的行为就是要让日本人在羞辱当中反省过去的错误。

总而言之,火锅店老板的“敏感性”取名方式虽然让这家小店从此“名满天下”,但是却又同时冒犯了国人的众怒,相较之下,这样的宣传活动明显是得不偿失,因为这样的商业炒作纯粹就是一种脑残的白痴行为。

我想,这或许就叫做机关算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