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个角度看《赤壁》

(2008-07-12 23:50:05)
标签:

赤壁

吴宇森

电影

文化

分类: 娱乐天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想高考当年,大诗人苏东坡的这首词是我们这些青涩的高三考生必须死记于脑中的其中一首诗词。相比于苏大诗人,当年的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慨,但是仍然可以从诗人的词中想像得到三国赤壁之战波澜壮阔的气势与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而苏大诗人在诗中对人生的感叹,在我们高考之后早已被丢出脑中,仅仅留下一丝淡淡的青涩记忆。

现在,赤壁之战因导演吴宇森的电影《赤壁》而成为时下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据说,这部电影在首映当日就创下了2700万的全国票房,超过了美国大片《变形金刚》曾经创下的2242万的票房记录。然而,电影《赤壁》在首映之后,观众们对它的评论却是褒贬不一

说《赤壁》好看的,对擅长于暴力美学的吴宇森导演所拍摄的战争场面极尽赞美之词,尤其是对长板坡一役和八卦阵的场面刻画,让人不得不佩服吴导对战争场面拍摄的掌控力。对于支持吴导的粉丝来说,电影《赤壁》应该可以用“武戏精彩文戏及格”来加以形容。而说《赤壁》令人感到失望的,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电影当中极为生活化的电影台词,从诸葛亮的“略懂”接生到孙尚香的“天下兴亡,匹女有责”,电影当中人物的台词实在令人觉得非常搞笑,因为观众们仿佛看到一群穿着古装的现代人正在上演一出“赤壁”战争大戏。

电影《赤壁》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除了电影强大的演员阵容、耗资巨大的拍摄制作费用和吴宇森高超的电影导演能力之外,我们也不能忘记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所具有的影响力。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以高明的外交手段促成孙权与刘备的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孙刘联军以弱小的兵力大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而赤壁之战中最为经典的则是周瑜采纳黄盖之策,火烧曹军于赤壁,令曹操大败而归。赤壁之战后,曹操便失去了统一中原的机会,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赤壁之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军事史乃至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可见,吴宇森之所以将赤壁之战拍成电影,正是因为赤壁之战实乃中国历史当中极为经典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中所饱含的中国元素,所能体现出的中国人的战争智慧使得吴宇森有了拍之不尽的故事与话题。同时,赤壁之战所涌现出历史杰出人物更会让吴宇森爱不释手:集睿智与精明于一身的诸葛亮、英姿勃发且智慧不逊于孔明兄的都督周瑜、强悍的奸雄曹操、姿貌绝伦和国色天香的一代美女小乔……请问,有哪一个不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响当当的杰出人物?所以,在这些杰出历史人物的精彩演绎下,赤壁之战成为了最经典的一段三国历史。

回到上面曾说过的观众们对电影的评价。我想那些对这部电影感到失望的观众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吴导拍摄此电影的用意。在做《赤壁》宣传的时候,吴宇森曾坦荡荡地说:“外国人不懂中国的历史,他们也没有听过三国,所以我们在剧本上、在设计上都有一番调整和设计。”真所谓一语道破天机,从吴宇森的话中,你就应该明白,电影《赤壁》不仅仅只是一部拍给中国人看的电影,更是一部主要受众为外国观众的国际大片。因此,如果电影的台词都是些文绉绉的文言文对白,外国人怎么会看得懂呢?

所以,吴宇森拍摄电影《赤壁》是有着更为深层的用意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外国人更多的接触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因此,不管你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如何,电影《赤壁》无疑是充当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者这样的角色。让我们回头想想,李安的《卧虎藏龙》不也是这样吗?中国人对李安的这部电影不甚感冒,但是《卧虎藏龙》却拿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人与外国人欣赏电影的角度是有着极大的差异的。

因此,你有理由不喜欢《赤壁》,但是也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部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