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浩:很多记者追我,像逃命一样

(2008-06-21 01:03:41)
标签:

林浩

四川地震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林浩,今年9岁,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汶川大地震袭来时,小林浩在已逃出垮塌的教学楼后,并没有逃离危难现场,而是重返校舍废墟勇敢地救出埋在废墟下已经昏迷的两个同班同学。在救出最后一名同学时,小林浩被倒塌的楼房砸伤。

  小林浩英勇救人的事迹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之后,感动了无数的国人。如今的小林浩,也有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粉丝”,而媒体记者们更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小英雄”,采访小林浩的媒体可谓是络绎不绝。几天前,当小林浩出现在东方卫视《加油,2008》的节目现场时,面对主持人的采访,小林浩就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追逐他的媒体记者们:“很多记者追我,像逃命一样。”此外,小林浩还说道:“我喜欢没有记者追我们,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读书,过平凡的日子。”

  9岁,对很多的孩子来说,这是个充满快乐和童趣的年龄。此时,很多的9岁孩子还在沉迷于他们的动漫游戏世界,有的在网吧里已经进入忘我的状态,有的还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撒娇。然而,在这场汶川大地震的洗礼当中,小林浩已经表现出了与他的年龄不相符合的冷静与果敢。而这样的品质,就算是大人也不一定具备,当人们问他为什么去救人时,小林浩平静地说道:“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由此可见,小林浩的勇敢精神是多么的令人钦佩。

  然而,我们这些大人们也不要忘了,不管小林浩在灾难面前的表现是多么的勇敢,毕竟他始终还是个孩子。9岁的年龄,小林浩已经承受了比别人更多、更难以想像的磨难,不管他怎样的勇敢,可怕的地震总是会在他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对媒体记者们来说,宣传与报道小林浩的英勇事迹确实能够给社会树立更多英雄的形象。但是,老记们可曾想过,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报道是否也给小林浩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烦恼?无数次的面对闪烁的镁光灯,无数次面对记者回答大同小异的问题,无数次的回想起地震时那恐怖的画面,怎么能够不让一个9岁的孩子心生厌倦?难怪小林浩在形容记者人数之多时,用了“逃命”这个恐怖的词语,我想,明眼人都会看出小林浩对这样的生活已经厌烦。

  与此同时,我想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地震“英雄”式宣传报道已经带给那些地震中的英雄们很多的困扰与无奈。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为地震中的婴儿喂奶的江油市巡警蒋晓娟。这个本来不为人所知的普通民警,由于她在地震中那次充满母爱与人性的善良行为,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之后一举成名。而且,也因她的善良行为,被江油市公安局破格提拔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然而,最近这一任命却因遭到广大网民的质疑而暂缓执行。如果你查看过网民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调查,你会发现有将近五成的网民对此任命持反对意见。我想,蒋晓娟本人也一定没想到,这样一个最平常不过且充满母爱的行为在她成为名人之后会给她带来这样的困扰。而在这一事件之后,我想人们都已经忘记了蒋晓娟这一善举的初衷:“本能,一种母亲的本能!”

  所以,我觉得对于英雄们的事迹报道还是应该有一个度,至少不能破坏和影响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将他们丢进舆论的漩涡当中。因为,老记们也应该想到,英雄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是再也平常不过的普通人。因此,老记们放弃对小林浩的“逃命”式追踪报道吧,让他有一个相对平静的生活,我想这才是对小林浩和这些抗震英雄们最大的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