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启发,若有一悟,原来面对,才是最好的告别。
不管是对于有心结的一场比赛,或者是比如你在乎过的一个人。
我们常常通过“躲避”来刻意遗忘。
比如逃避收看一场比赛,逃避想起一段事情,逃避面对一些人。
可以删掉手机的号码,文章的连接,照片的留影,等等,很多。
有一些时候,自己的确感觉是忘掉了,
真的是忘掉吗?
其实,所谓的“忘掉”,只是在那一些时候你没有来得及记起。
一旦记起,痛。
然后再躲避,再忘掉。
我想,想忘是忘不掉的。刻意的告别,竭力的忘掉,都是做不到的。
其实,任何一个让你无法释怀的事情,都是在某一天你用一个不同的心境再次面对它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已经释怀。
任何一个让你无法释怀的人呢?
有没有过这种经验,比如我,大学的最初,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当时觉得很喜欢,后来没有啥进展,一个班的同学,不相处很难做到,想躲避也不太现实。等到大三的时候,再次和她认真交谈,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喜欢她了。
不管是我变了,还是她变了,总之,必然是相会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过去了。
在面对时,才能真正告别。
在相聚中,彼此真正遗忘。
很多时候,我们爱的,到底是回忆?还是人呢?
我问过一些人的一些答案,我总觉得,让人无人释怀的,是回忆。然后,对这种回忆的爱以人成为了载体。
这种感觉常常被人闹混,人嘛,本就不是很多事都能完全分得开的。
只有把人和回忆分开,才能真正告别的。
就比如对于我大一时候曾经喜欢过的姑娘一样,直到我面对了一个不属于回忆的她的时候,一个现在的她,一个现在已经不是我所喜欢的那样的她的时候。人和回忆就终于分开了。
回忆里那个我爱的人,活在回忆里,她已经属于我,珍藏于心了。
现实中那个改变的人,我要不要爱她?只取决于我会不会爱上那个现在的她。爱不爱这个人?这个人还能不能吸引我?而不是和回忆相爱。
爱情的遗忘为什么艰难?我想,可能就是这样,只有一天,你面对了,并且发现,原来自己爱的那个人已经变了,已经不再爱了,才能真正释怀。
或者人家没变,自己变了,变得不会再爱上那样的一个人。
这个过程会很长吧。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仍然认为,需要多多面对,大胆面对,因为这样才有可能越早的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爱了”。
如果没有改变?如果还是那么吸引?
那就继续面对呗。
顺其自然,如果有缘,什么时候都不晚。
如果发现你爱的那个人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我想,面对也是必然的,面对一个那么爱着别人的人,我是不会再爱她很久的,这不也挺好?
因为心理学上好像有个说法:其实人还是容易爱上对自己也同样有感觉的人。
很多时候,面对伤情很难,会选择逃避,选择替代。以为替代了就是看开了,就是遗忘了。
爱上一个人的好,替代-想起另一个人的好。
《日落之前》有一段女主人公的台词,说的让人难忘,大意是这样的:“我生命中的每一次爱,每爱过的一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那么独特,也有那么多的好。
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可能替代谁,当我失去一个人,就是失去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失去了这个人的好,这让我痛苦。”
对于一个擅长发现别人的好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必然的代价。因为不想用失去的人的缺点来安慰自己。
说白了,还是得失关。爱上一个人,是爱上她的好,怕失去一个人,是怕失去她的好。
好--留在回忆里,愈发的好。如果某日面对,发现人变了,吸引自己的好不在了,就看开了。如果人没变,而自己也没变,就只好面对了,直视自己的心,看着它痛一痛,
然后。
要么为此做点什么。要么干脆做点别的,反正得面对。
上天会解脱这样的人,有朝一日,奖一个宁静的心情:
回忆里的你我以带走,现实中的你我目送你走。
面对面,脸对脸,心止如水。
说着容易,其实很难。如果还不能送走,大胆面对她(他),勇敢的和她(他)相聚,总是福不是惑。
p.s:写到最后,我叹服了一下古人的智慧,每一个字的流传,都传达了一个亘久的真理。
比如忘,什么叫“忘”?心里的纠结已经“亡”了
心上人,踏在柔软的心上的人阿,
在现实中,已经“亡”了,
一朝面对,现实中的她(他)我以不爱,我爱的那个人亡于现实,活在我心里。
这才叫忘?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解读,心亡,就是心死了。我们常听说,对某某人已经死心了。
可心到底是不会死的,所以,这不是忘,只是认了,是一种挺痛的挺有勇气的面对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