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字头上一把刀。
回顾我犯过的一些错,伤害的一些人,失去的一些人,以及我找得那么多借口,其实是我没有忍耐的能力。
好像我从来没忍过太多,甚至几乎没怎么忍过
无论如何,25岁,男孩的时代早就应该过去了,善待内心的童心,也忍住不长大的留恋。
过程需要忍。
这个字实在很体现古人的智慧,心头一把刀,滴血无人知。
我一直都太不能忍了,太不懂忍了,太不会忍了。
比如现在遇到需要忍的时候心里就很难受,一点小事,忍一下,心就能这么痛?
看来这一课我差得太远了。
如果我是许三多,我将不用学这个,简单是天赋,它和生来大脑的一些构造有关系。许三多不用学习复杂,也不会学习复杂,他想不明白,干脆不想。
可对于一个很聪明的人来说呢?也想不想,可难。为什么?
因为要忍住不想,就好像你总抽烟,心理生理都依赖,要戒除,要改变习惯,靠什么改变旧的习惯,形成新的?
忍着。
我老忍不住想说,所以我是个大话痨。话痨,也必须学会有些话不说,有些时候,忍住,不说。
知道自己要忍,然后,再找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疏解一下,自恋一下,达到真正忍住的目的。
慢慢成为习惯,慢慢变得坚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让人畅快的泪流满面---他代表了我们心底的真善。
而为什么看到成才最后的坚忍和平实,却让我们怜惜到想哭---因为稍有些聪明头的人都多少能感觉到,这太难了,这好痛阿。
忍者无敌,这是古人说的。
但还有句话: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这种种尺度和底线,付出与得到,都需要认真体会,玩味。
因为,如果仅仅依照道家,佛家的哲学指导人生,人就太能忍了,修佛法,首先要修的就是忍辱门。
很多佛之大家,不少佛家经典故事,讲的就是忍辱的故事。比如,某某大家,被某某王,砍了四肢,尚无任何嗔恨之心。
此等故事常常成为修佛修忍辱门的大典范。
忍,戒。
戒欲,戒嗔
佛家的忍,是无尽的忍,目的是往生成佛,得大极乐。
但什么都忍了,人会无痛,但也会无为,"为”需要欲望,欲望戒了,当然无为了。
那个境界太高,可不是轻易达到,也不是非要达到的。
我还在刚刚开始感受,但我觉得世俗人用一点时间修一点佛,还是非常利于完善自我的。
忍那些,不忍那些,每个人都要努力调节和寻找吧。
这可能会最终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又自圆其说了,我又总结道理了。
没办法,这个习惯我要是忍住了,不就没的跟别人一起分享呢?
分享,是必要的,这个快乐不能忍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