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节目里说到一条新闻:一些白领,干部,商人又背上了书包,来到了小学教室,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装嫩。
一个有点笑谈的新闻,却让我登时肃然起敬----这不就是很长时间我的小幻想吗?记得不久前,现在已经在某个北欧国家留学的表弟还曾经很认真的跟我谈起:真他妈想回到中学在上一堂课!背书包!有同桌!听老师罗嗦!真他妈想!
我当时想:我也真他妈想。
我甚至还能记得当时的那种思想细节:一时间,同桌的她,课间十分钟,哥几个一起上厕所,一起往厕所前的水缸扔石头,一盒牛肉中午饭,一顿吃不厌的鱼香肉丝,一个疯狂的小少年追逐傻呵呵的小姑娘,一辆单车,一台戏剧,一段同行的旅程,一个知己的红颜,一个个传话的小纸条。。。
一个美好的梦,因为一旦醒来,永无再续。
我并不羡慕那些背起书包回到小学课堂的成人,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带给你重温的假象,但永远不能触摸真实的年轮,你可以欣喜地环顾低矮的课桌,你永远找不回忐忑的课堂。
比如我老问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喜欢怀旧?为什么怀旧的感觉带着伤感?为什么无论什么年龄层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怀旧情结?(哪怕在别人看来一点年龄怀个屁旧?)
我找到很多答案:比如失去的珍惜,比如昨日不再来,比如有选择性的忘却和记起,比如单纯和复杂。
但这些还不够全面,我还将在自己的成熟与衰老中继续与怀旧同行,与答案平行。
我没有背起书包但我仍然回到了小学,我没有青涩的同桌女生但我和我的她又一次骑上了单车。
这么说当然让人费解,我可以直白的翻译一下:周末,我回到了我的小学校园。周末,我买了一对折叠自行车。
这么说。。。很没有味道~但这一趟旅程很有味道---就好像时间的四个车轮开始倒转,转成了两个轮子,转出了单车时代,转出了两小无猜,转出了破败颓然,转出了往事如烟,转出了每周一找不到红领巾的卢迪,转出了每天守候她门前的丫头片子。
你是否会到过你的小学?你是否有过昨日重现的美好感觉?你是否曾经和我在一个小学念过书呢?
我的学校叫---北京市 蓟门里小学。
世界很大,人很多,看博客的人很少,但既然我曾在一个补习班碰到一个跟我同名同姓还骑着同样型号山地车的同级生,又何必拒绝缘分呢?
献给我的小学,献给我的单车时代,献给那些哥们,那些花儿。
很想和你们再次出发,回到起点,没有终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