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1:在一个电视节目里听到了某著名心理医生的一句话:心理学是不讲究想明天的,心理学是活在当下的学科。(大意如此)。谈话的背景是关于过劳,听得出来,这就是医生眼中让自己快乐的重要意见。
第二个1:在昨天,看了一部非常古老但刚刚在院线登陆的好莱坞影片《人生遥控器》,记得很久以前的聊聊吧还曾经就这部影片展示的神奇遥控力量做过想象,坦白来说:这是一部足够好莱坞,足够单纯,足够好看,也足够主旋律的影片,当然,他也足够商业,足够俗气。不过这又怎样呢?我和影评人不一样,影评人常常关注影片是不是“拍的好”,我会更多关注是不是“好看”。当然我也可以作出影评人般的思考:比如,这部影片所呼唤的是美国人基本价值观(“家庭”)的回归,赞赏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朴素生活状态,批判的是越来越快的都市生活节奏和淡漠的亲情以及无休止的对欲望的追求,当然,还有垃圾洋快餐。------看来美国人也经常反思,咱们该不该多享受一下“慢生活”?总在奔向目标,无暇周边风景,是现代人的通病。
第三个1:今天,突然想到我家猪猪的生活状态是非常积极的,真的:它一天之中最快乐的时间就是两顿饭的时间,这就是他的猪生目标和幸福。其他的时间,无不是在奋力的争取幸福,为实现目标作不懈的努力!充满执著!永不放弃!关键时刻(眼前有吃的)还往往迸发出惊人得勇气(跟狗抢吃)。谁说他的一天不充实?追求梦想,把握每一天,只因为她是一只称职的猪!
第四个1:看到《对话》的一期特别节目,里面展现了晋商题材话剧《立秋》的风貌,节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一句家训:一人在世,当有一人之业。一天为人,当尽一天之勤。
其实这四个“1”,似乎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我以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