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龙虎门》,还有一“大”,我突然想起来了,也是不能不说的,
那就是,整部影片就是一个大号的,长篇的,丰富的,大广告!
当然,大广告是由很多小广告组成的,其主人公就是手机,男一号是诺基亚。
想了想,里面至少出现了3种诺基亚新品手机的长篇广告以及无数特写,而间接的描写更是难以计数。
简单来说,在这部电影中,只要是主人公之间想联系,就一定会打电话,而且,一定是打手机!
可这里有个大问题不是吗,我前面说过,整部影片带有强烈的漫画色彩,而漫画是7,80年代创作的,也就是说,整部漫画的情节,氛围,科技水平,都是带有那种淡淡怀旧气息的色彩(谁会相信现在社会几大门派林立?)
那个年代,哪有那么多手机?
这也就造就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我才想明白为什么。看片子的时候,就觉得,本来大家失散多年,正邪不同,应该是在偌大的都市中难于聚首,或者说,那种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同的脸孔迷失在不同的阵营中,每次见面都是纠缠的感觉,对于描绘人物的情感历程,铺垫气氛非常重要,(想想金庸的武侠小说,比如倚天屠龙记,就算巧合迭出,见一面也不容易啊!)可是看电影的时候,就没有一点这种感觉。现在知道了,就是该死的手机:影片中的所有人,甭管是新仇旧恨,还是新换旧爱,甭管是少小离散,还是哥们姐们,全都是一个电话搞定!就这样想吧:两个失散多年的兄弟,莫名其妙的就重逢了,但一个是在好人这边,另一个是服务于邪恶阵营,可是,动不动哥俩就掏出诺基亚:出来聊聊天吧。http://www.suowe.com/wallpaper/pic/mobile/Mobile_Nokia_017.jpg 我的天,这还叫什么江湖,这还有什么恩怨?真应了那句话了:沟通无处不在,有手机,一切都有可能!
至于电影中一些个专门为手机设计的桥段,确实是用心设计的,比如余文乐拿出手机当作放音机(声音响彻整个大院),董洁非要逼着谢霆风一起拿出手机,当着面却死活要互相打电话,等等等等。这些段落可以直接从电影中拿出来,可以直接放到电视上当广告片播放。http://www.dogoo.cn/Shopping/digital/h000/h98/img200602161356173.jpg (图片说明:好像就是用这部索尼音乐手机)
大哥,收了多少钱啊?至于吗?
所有骂《天下无贼》广告多的兄弟姐妹,这回您们放心了吧,港澳台同胞可比陈导损多了,陈导起码还十面埋伏,遮遮掩掩一下。而《龙虎门》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http://img.pcnow.com.cn/news/2004/12/18/20041218091430230873.jpg 香港人就是直接,这不是打电话,这是打劫,打劫我们的眼球,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那就是,整部影片就是一个大号的,长篇的,丰富的,大广告!
当然,大广告是由很多小广告组成的,其主人公就是手机,男一号是诺基亚。

想了想,里面至少出现了3种诺基亚新品手机的长篇广告以及无数特写,而间接的描写更是难以计数。
简单来说,在这部电影中,只要是主人公之间想联系,就一定会打电话,而且,一定是打手机!
可这里有个大问题不是吗,我前面说过,整部影片带有强烈的漫画色彩,而漫画是7,80年代创作的,也就是说,整部漫画的情节,氛围,科技水平,都是带有那种淡淡怀旧气息的色彩(谁会相信现在社会几大门派林立?)
那个年代,哪有那么多手机?
这也就造就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我才想明白为什么。看片子的时候,就觉得,本来大家失散多年,正邪不同,应该是在偌大的都市中难于聚首,或者说,那种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同的脸孔迷失在不同的阵营中,每次见面都是纠缠的感觉,对于描绘人物的情感历程,铺垫气氛非常重要,(想想金庸的武侠小说,比如倚天屠龙记,就算巧合迭出,见一面也不容易啊!)可是看电影的时候,就没有一点这种感觉。现在知道了,就是该死的手机:影片中的所有人,甭管是新仇旧恨,还是新换旧爱,甭管是少小离散,还是哥们姐们,全都是一个电话搞定!就这样想吧:两个失散多年的兄弟,莫名其妙的就重逢了,但一个是在好人这边,另一个是服务于邪恶阵营,可是,动不动哥俩就掏出诺基亚:出来聊聊天吧。
至于电影中一些个专门为手机设计的桥段,确实是用心设计的,比如余文乐拿出手机当作放音机(声音响彻整个大院),董洁非要逼着谢霆风一起拿出手机,当着面却死活要互相打电话,等等等等。这些段落可以直接从电影中拿出来,可以直接放到电视上当广告片播放。
大哥,收了多少钱啊?至于吗?
所有骂《天下无贼》广告多的兄弟姐妹,这回您们放心了吧,港澳台同胞可比陈导损多了,陈导起码还十面埋伏,遮遮掩掩一下。而《龙虎门》呢?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后一篇:星座?血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