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样一个国家出生,
希望、欢笑和生活之乐,
在那里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有力,
邪恶也是如此,
因此你不是行恶就是受害。
超现实主义电影经典《地下》无疑给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一手捧得世界电影最高艺术奖项戛那金棕榈,。不过批评也是不少的,很多人称其利用政治,国家伤痛,贬损同胞为噱头骗取艺术地位,最终他宣布退出影坛,可见这次批评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过他还是没有耐得住寂寞,三年之后,库斯图里卡卷土重来,凭借一部描写吉普赛人生活的超现实荒诞喜剧《黑猫白猫》,拿下威尼斯银狮,延续着出片就可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大奖的神话。
《黑猫白猫》应该是库斯图里卡所有作品里最热闹且最荒诞的了,单从荒诞和疯狂来讲,甚至超过之前的《地下》,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再次展示了其天才的想像力,着实让人折服,鼠力风扇,马拉汽车,挂在树上的乐队,啃汽车的猪,屁股拔钉子,每次看到这种疯狂的场面,总会想起镜头后面那个叼着雪茄一脸坏笑的家伙,电影顽童这个词用他身上实是贴切,一提文艺片总有人把它和闷片联系在一起,但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是绝不会闷的,甚至热闹到让你目瞪口呆,他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电影热闹的,也许这就是他的顽童本性吧。
如果只是一味的图热闹和噱头,那库斯图里卡也只能是一个恶搞的三流导演了,喧闹场面下蕴含的无法言说的痛楚是库导之前作品的一贯主题,在《流浪者之歌》和《地下》里尤为明显,深深地人文关怀和喜中有悲的表现,使得那两部作品成为库斯图里卡的巅峰之作,。与上面的那两部相比,《黑猫白猫》显得热闹有余,底气不足,。电影还是有些流于表面了,看完之后能留下的东西相对少了些,不像《流浪者之歌》或者《地下》那样,看过很久之后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揪心。不过这也未必是说导演开始走下坡路了,倒觉得导演好像在考虑新的突破,因《地下》所引发的退出影坛事件,使得《黑猫白猫》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战,仿佛在说:我不去反铁托,我不去写政治,我就图一热闹,看你们能如何。尤其结尾出现了HAPPY
在此前提下,导演把镜头对准了生活,开始去寻找生活中的种种可爱,也像是给之后的《生命是个奇迹》打前炮,库斯图里卡的镜头有着赋予生命力地魔法,他镜头下的事物都是异常的可爱和美好,奔跑的鹅群,猫,狗,鼠,各种可爱的小动物,里面的人物也是异常的可爱,他的电影意境彻底摒弃了善恶二元对立,镜头下没有真正的恶人,就连那个一直做坏事的达丹,虽然奸诈狡猾,但却也是无法让人真正对其厌恶,音乐下狂舞的他却也是非常可爱。还有那个猥琐的父亲马特高,笨笨的可爱。虽然卑微却异常可爱的民族,这样的导演怎么能叫卖国导演呢!
库斯图里卡说南斯拉夫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欢笑,希望。而吉普赛民族则更是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四处流浪,生活艰难,一直过着卑微贫苦的生活,但吉普赛人又是快乐的民族,就像那充满活力的吉普赛音乐一样,音乐下的狂欢,可能这种性格正和库导的顽童性格吻合,于是库斯图里卡多次把镜头对准了这个民族,《流浪者之歌》对吉普赛人史诗般的描绘,《亚利桑那之梦》对新吉普赛移民的关注。到了《黑猫白猫》则成了一场吉普赛人的荒诞闹剧。其中的乐观天性是导演反复言说的,库斯图里卡的电影里常有多人狂欢的场面,动辄几十人,热闹的音乐,有些混乱的场面,热闹且疯狂,一方面是导演出色的场面调度和调控能力的最好展示,同时这种喧闹场面对展示吉普赛人的乐观天性也是很好的方法,。同时热闹场面下仍然未必是真正的快乐,像全剧的高潮结婚一段落,喧闹的场面下是几个年轻人的被迫失去真爱,而楼上还放着爷爷的尸体,本是悲剧的段落却被喧闹掩盖,吴宇森能使用暴力美学把原本丑陋的暴力表现的美轮美奂,库斯图里卡在这里也用喜剧手法来展示悲剧,这个应该叫什么呢?
有阵子非常执迷于种种符号解说和暗喻,到了这个电影里,黑猫白猫也就成了必须说的东西了,作为影片的名称,且反复出现在电影里,应该是有所指的,但该指什么呢,我是想不出,也不打算想,省得被扣上符号论的大帽子,姑且将之看作生活的一部分吧,吉普赛的象征?黑猫代表神秘,那白猫呢?一公一母两只猫,象征主人公的爱情?确实是挺莫名其妙,所以这种东西还是少想为好,。不过这两只猫在影片中还是起了作用的,就是关于猫通灵救人的传说,一直以为这是中国的传说,可之前看1943年的电影《红手古比》里也有这一段落,不过西方的猫让死人复生的方法倒不像我们国家这样,必须往死人嘴里吹口气,只要踩一踩尸体就行了,。有人说这里猫救人象征吉普赛精神的延续,我觉得倒是有点胡扯了,库导也就是用了一个老传说使故事更有趣而已。如果真要说隐喻,猪吃汽车也许才是有所指的,因为跟之前马特高买洗衣机及后面婚礼上展示各家送的礼物相对应看,也许潜在的话是工业化和电器化对这一神秘传统民族的侵蚀,影片开头,吉普赛人疯狂地抢购俄罗斯二手电器,最后婚礼上,所有人送的礼物都是各种电器产品,而且是逐渐展示,于是几次出现的猪吃汽车,倒像是一种反抗了。只要分析暗喻,必然难逃胡扯的罪名,谨记。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原声都很棒,这与其本身就是乐队成员有关,作为职业玩音乐的,对音乐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本片库导再次和老搭档Goran Bregovic合作,而那支在几部电影都出现的乐队在本片再次出现,最神奇的是竟然被绑在了树上,手风琴,小号,及各种民间乐器组成的这支民间乐队,又是一场吉普赛音乐盛宴。本文也是在原声中完成的,一如的混乱。
还是要说下那个最经典的镜头,掉入粪坑的达丹用大白鹅擦身子,实在是太搞了,。想起当年听的那个熊用小白兔擦屁股的笑话,不知道库导听没听过这个笑话。
中文名称:黑猫白猫
英文名称:Black Cat, White Cat
别名:Crna macka, beli macor
发行时间:1998年
电影导演:埃米尔 库斯图里卡 (Emir Kusturica)
电影演员:
Bajram Severdzan ...... Matko Destanov
瑟丹 托德诺维奇 (Srdjan Todorovic) ...... Dadan Karambolo
Branka Katic ...... Ida
Florijan Ajdini ...... Zare Destanov
地区:法国,德国,南斯拉夫
语言:德语,其他
简介:
http://61.139.55.94/dvd/pic1/Crna%20macka,beli%20macor.jpgCat,
1998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