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亲子博客首页孕育礼记和焦点栏目推荐
五一三天假,我和老公酝酿已久,想把孩子带回父母家,让老人看看!4月30号天气晴好,我们一家三口坐上了回奶奶家的火车,大概两个小时的路程。六个月的宝宝第一次坐火车,正好车厢里几十个小学生夏令营,一路上宝宝好兴奋!还小睡了一觉。在奶奶家的三天过的很愉快,宝宝也从刚开始的认生到后来的熟悉。
假期很快结束,三号我们返程,中午到家。来回坐火车的劳累和复杂的环境给孩子生病埋下了伏笔!
五月四日:
一早起来,宝宝的头就有些热,没有太在意,整整一天宝宝精神也都很好。晚上爸爸摸女儿头觉得还是很热,19:00量体温38℃(查了婴儿常见病护理书37.5℃--38℃属于低热,不用服药)。当时还不太紧张,只给宝宝额头贴了退热贴(贴上退热贴,宝宝看上去很可怜,爸爸的眼眶有些湿了。后来为了试效果,我把退热贴贴在自己头上,虽然刚贴上有些薄荷般的凉意,但时间长了,特别憋闷,不透气的感觉,建议不要给孩子用)! 20:00体温38.1℃;21:00体温38.2℃;21:30体温38.2℃;22:00体温38.5℃(心里开始紧张,给医院的聂姐打了电话,带孩子去了医院)。22:30到医院,量体温38.4℃,打了退烧针,开了臣功再欣退烧药和利巴韦林,阿莫西林消炎药。23:15回到家,23:30吃利巴韦林1/3片,阿莫西林1/2袋。孩子轻睡。
五月五日:
00:00体温38℃;00:30体温37℃;1:00体温37℃;2:00体温36.4℃。2点到5点孩子沉睡。5点孩子醒。5:00体温37.6℃;5:30体温38.1℃。孩子嗓子沙哑,轻微咳嗽,给孩子洗脸降温,6:00体温38℃,6:15入睡。6:30体温38℃;7:00体温37.2℃,孩子睡醒,小人蔫了!7:30体温38℃;8:00体温37.5℃;8:30体温37.5℃;9:00体温38℃,孩子睡。11:30体温38.2℃,睡醒。给孩子吃了退烧药(书上说38℃--39℃属中热,可服药降温,后来又去看医生时,医生说超过38.5℃再吃退烧药)。12:00体温37.8℃;13:00体温37.2℃,13点到16点孩子睡,16:00体温37.2℃;16:30体温37℃;17:00体温37.4℃;17:30体温37.5℃;18:00体温37.8℃,孩子睡,18:30体温38.3℃;19:00体温38.5℃,吃退烧药,19:30体温38.5℃;21:00体温37.2℃;22:00体温37℃;23:00体温37.4℃,一天三顿按时吃消炎药。整整一天孩子情绪低落,表情沉静,怎么逗都不笑!妈妈此时的心情沉重而压抑!
五月六日:
00:00体温38.1℃,吃退烧药,4:00体温37.6℃;4:30体温38.5℃,吃退烧药,7:00体温37.6℃;7:30体温37.2℃;9:00体温37.2℃;11:00体温38℃。连续三天发烧,彻底把孩子烧蔫了,此时此刻,我无法想象孩子的幼小身体承受着怎样的痛苦,她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清楚的喊出‘妈妈’(当一个还不会叫妈妈的六个月的宝宝,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清楚的叫出妈妈的时候,我无助的哭了!)13:00体温37.9℃;15:00体温38.3℃,可能孩子太小,肠胃吸收不好,三天吃药并没有起作用,孩子依然发烧(开始我们想,孩子小,如果一生病就给孩子输液,以后吃药可能就不管用了,为了加强孩子抵抗力,我们选择先给孩子吃药治疗,可孩子太小对药物的吸收并不好,三天还没有退烧,我们才意识到,去医院输液,先给孩子退烧才是首选!)下午三点我们再次去了医院。春季孩子生病高发期,儿科人很多,又怕交叉感染,排了好长的队才轮到我们,医生开了头孢他啶,做皮试过敏!换成先锋B,再做皮试(为了更准确的判断孩子水嫩的皮肤是否过敏,第二针皮试的同时,又打了一针盐水皮试做对照!有了第一针的经历,第二次做皮试一进屋孩子就大哭,一连扎了三针皮试,紧紧抱着大哭的孩子,在医院的大厅里我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没把孩子带好,我恨自己!)
17:45分终于输上液了,在八楼儿科住院部,这里环境很好,跟幼儿园似的很人性化,走廊地面黄色印有小蘑菇和蝴蝶的图案,每个病房的门都是不一样的颜色,上边印着小白兔和大象,病房的墙有淡粉的,淡黄的,淡绿的,病房有液晶电视,有单独卫生间,就连窗帘都是粉色米奇的,孩子被这里的环境吸引一时间很兴奋,我也放松了很多。输液的护士手很熟练,把孩子头发剃掉一块,一针就扎好了,看着孩子头皮被扎了针,爸爸眼圈也湿了!一会儿孩子睡着了,晚20:00我们输完液回到了家。20:00体温38.7℃,吃退烧药,22:30体温38.4℃。
五月七日:
00:30体温38.2℃;2:00体温37.8℃;5:00体温38.3℃,5:30吃退烧药,7:30孩子起床,精神好了很多,又开始大喊大叫,能逗笑了!9:00体温36.6℃,一天孩子体温都恒定。18:00再去医院输液,今天换了个护士,扎了我们三针!孩子今天精神很好输着液一直玩没有睡,20:00输完液回到家。大人孩子都踏实的睡了一晚上!
五月八日:
上午八点发现孩子脸、脖子、前胸、后背长出许多小红点,再加上这几天手足口病正在这里爆发,刚刚放松的心情又一下提到嗓子眼!上午十点爸爸请了假,我们再次去医院。看病的孩子挤满了儿科,助理医生过来看了我们的症状,谨慎而低沉的说去传染科吧!我的腿一下子软了!传染科大夫初步判定是幼儿急诊,不是手足口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带孩子回家了。下午,还是不放心,又带孩子去看了儿科主任医师,判定是幼儿急疹,明天还要多,没关系。稍稍放点心。
五月九日:
早上发现孩子手、脚、屁股也长出了红点,身上也多了很多。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一次又一次的上网查手足口病的症状对比,不敢再带孩子去医院了。恐惧紧张中观察着孩子度过了一天!病情好像没再发展!一天不停的给孩子洗手,担心无法排解!看着白净漂亮的孩子长了满脸满身的红点,我恨自己没把孩子带好!
愉快的五一,沉痛的教训:
1、孩子太小,千万不要带孩子出远门!
2、五一前后,孩子生病高发期,千万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环境复杂的公共场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