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快乐!这是新年来临前最流行的祝福句子。
快乐或是不快乐?站在年关的门口,自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然而,无论“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都应该要珍惜。所以我们看见迅雷、巨鲸、谷歌中国、雅虎以及雅虎中国,尽管有着种种不堪与外人道的意外失落,但年关当前,依然在珍惜眼前的同时,努力向前。
“闹市这天,灯影串串,报章说今天的姿彩媲美当天。”——这个圣诞,街上人气会继续“爆灯”。没有了BT下载,人们失乐蜗居的最大乐趣,更说不准就会纷纷走出门,抖一抖霉尘,看一看圣诞狂欢的party症候群。说不定,关闭BT,就是为了促进内需,拉动消费呢。为什么要苦苦纠结呢?新年的太阳照常升起,所不同的是,我们需要换个角度看一看。
所以,“今天应该很高兴,今天应该很温暖,只要愿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网游:迅雷鸡蛋的“新篮子”?
【原声带】12月12日,迅雷总裁程浩宣布,最快明年一月份,投资一个亿的南京迅雷游戏研发中心就将运行,预计明年迅雷的首款游戏会呈现于网民。即将运营的“南京迅雷”公司初期计划将招聘员工五、六十人,两年内员工规模将达到200人。预计到2010年底营业收入将达到5000万元,三年内收入将突破1亿元。
这个报道来自“金陵纸贵”的《扬子晚报》,证明迅雷确实很用心地布置了一次公关作业。网游也是一座“围城”,不过是单向的:外面的人都想进去,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刺激迅雷的,恐怕不是迅雷自己说的这么简单直接:此前已有十多家进军网游这座互联网矿山的同行已经挖到了金子。也不是程浩说得这么“顾盼自雄”:已经拥有全球最大下载引擎的公司没有理由不争夺“网游”市场的份额。
“浸淫多年”这个偏褒义的中性词,用在互联网时代的BT下载身上,居然就有了黑色幽默的味道。风声一阵紧似一阵,
曾被奉为“互联网最经典免费模式”的BT,突然就成了“秋后的蚱蜢”,甚至是过“衙”老鼠,官官喊打。盗版与涉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成了BT下载网站们的原罪。
随着12月4日BT中国联盟的“被关闭”,迅雷与VeryCD这两家占据BT下载领域最大份额的两家网站,其前途就被资本市场打上巨大的问号。尽管此前据海外权威统计显示,集BT、电驴、断点续传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迅雷平台,以29.3%的占有率跻身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BT下载客户端软件。按照拥“民”自重的互联网惯性定律,迅雷俨然一只随时下金蛋的母鸡。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VeryCD等同类网站在一连串的闪挪腾后,依然无法逃脱“被关闭”的命运,让迅雷不得不为鸡蛋寻找新篮子。“迅雷网游”的宣布,至少为此前腹背受敌、如今风口浪尖的迅雷,找到一丝喘息之机。但未来如何?金陵风水已破,跌了人气之余,迅雷还选错地利,自然难应天时。
巨鲸:谷歌中国的“新鸡肋”?
【原声带】12月14日,巨鲸音乐网CEO陈戈表示,三年之内谷歌音乐搜索的年广告收入将突破1000万美元。同时,巨鲸音乐网正酝酿和更多的公司携手,把和谷歌中国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扩大。陈戈表示,谷歌音乐搜索最近两三个月进入了增长期,从3月30日谷歌音乐搜索上线直到上一周,巨鲸音乐网的用户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据其预计到明年6月之前,每日的歌曲下载量将达到千万数量级的水平。据《华尔街日报》11月初的报道显示,已有包括诺基亚、苹果和大众汽车在内的五家广告主与巨鲸音乐网签约,广告投放总额为人民币250万元。陈戈透露最近两个月里,巨鲸音乐网实际上已经陆续同七个品牌广告主签约,此外还有很多广告主正在接洽中。
这个冷饭新炒的“新闻”,背后源自一个“疑是”的流言。坊间有传言称谷歌与巨鲸网的合作已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原由是谷歌准备在中国发展Google
Music。与此对应的是,谷歌自身也陷身“流言门”:谷歌中国战略连串调整,多名骨干纷纷离职云云。尽管双方都默契地向外界进行了澄清,但谷歌中国新掌门刘允的一句“我们不是Google
China,而是Google in China。”,在与前任李开复划清界线之余,也给媒体留下了无尽的解读可能。
2005年创办的巨鲸音乐网,陈戈当时拿到的启动资金是篮球中国巨人星姚明及其经纪人章明基共同投资的300万美元。2008年,以第二轮融资的名义,谷歌花了700万美元签下巨鲸,也签回一层“连接中美”的人脉关系,谷歌中国搭上其时如日中天的姚老板。如今,李开复创业去了,姚老板也正低迷徘徊,巨鲸是否真成谷歌中国的又一块“贵价鸡肋”,从而被继任者刘允和谷歌中国新团队雪藏?
前谷歌中国首席战略官、实际上是李开复总裁助理的郭去疾表示,谷歌花了700万美元与巨鲸网成立合资公司,且不说放弃合资的后果,这700万美元也打了水漂。刘允倒说得轻描淡写:“谷歌中国这两年推出了很多产品,但在经过数月思考后,有些事情会有调整。”再从陈戈所说的:“巨鲸音乐网正酝酿和更多的公司携手,把和谷歌中国的合作方式进一步扩大”的弦外之音里,明白人一眼就看出,后半句是纯属多余的废话。700万美元的投入,换回250万人民币的广告额,你怎么还期望谷歌中国在看着“250”时,能跟巨鲸继续说一声“520”?
娱乐:雅虎中国的“新筹码”?
【原声带】12月12日,雅虎宣布将在中国推出中文版的微型博客平台Yahoo
Meme,试图进军用户巨大的中国市场。不久前,雅虎推出了印尼语的Yahoo Meme。Yahoo
Meme对内容长度限制为2000个字符。中文版Yahoo
Meme与包括英文、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内的其他版本相似。亚洲的微博市场拥有巨大的用户基数,吸引众多公司涉足。目前,微型博客Twitter已经推出了日语版,微软最近在中国推出了微型博客类服务MSN聚酷。据市场研究公司IDG的数据,中国目前有约1.24亿人使用社交网站,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但业内人士指出,Yahoo
Meme将面临来自MSN聚酷的激烈竞争。雅虎还发布了Yahoo Meme的API,吸引应用开发商为其平台开发应用。
这个“业内人士”可能是从盲人按摩院跳槽出来的,不过其在中国市场的背景下,用“MSN聚酷”与“Yahoo
Meme”匹比,倒也相衬。只可惜是雅虎,不是雅虎中国。所以,雅虎中文微博首先受到的挑战,将来自雅虎中国。此前,“雅虎研究院”在中国进退维谷的境地,就是预演的版本。
饭否做了“烈士”后,微博却成了热词,尽管所有宣布推出的微博都尚在内测阶段,但许多主流非主流的媒体,都已内定“微博”为年度关键词之一。除了Twitter、微软和雅虎这些“过江龙”,本土的新浪、搜狐和ChinaRen也如火如荼地推进微博事业。在兜兜转转十年后,雅虎中国开始回归门户策略,实行所谓“退耕还林”的新政,当然也不排除对微博的跃跃欲试。只是,雅虎对“中国”的片面理解,加上阿里巴巴对“互联网”的片面理解,两个片面的叠加,反而令雅虎中国在一再摇摆里,面首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近段日子,一直都关注雅虎中国改版的一举一动,它似乎要做一个“娱乐门户+明星社区”的混合体。开始十分努力却又找不着北地,从一个服务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工具平台,寻求向服务娱乐圈的互联网人气平台的转型。如果真是这样,其背后真实的动机是什么?联想到华谊上市创业板,造就多少多少亿万富豪的花边新闻,与当年阿里巴巴上市港交所,造就多少多少千万富豪的口吻如出一辙,联想到马云贵为华谊三驾马车之一,答案就此呼之欲出?原来雅虎中国早已收到“朋克女皇”的密令,它的新使命就是成为未来马云博弈华谊,继续叱咤的新筹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