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新学期里的阿里、谷歌和雅虎

(2009-09-07 20:22:53)
标签:

it科技

互联网

阿里巴巴

谷歌

李开复

雅虎

it

分类: S·H·E

【按语】开学了,开学了,学期年年有不同,开学了的互联网真热闹:爱出风头的“原住生”阿里巴巴高调宣布到伦敦去做“留学生”了;留学中国四年的谷歌,发现“班主任”换了,李老师走了,去教“学前班”了;而在中国拥有“寄读生”身份,却几乎从骄子变成弃子的雅虎,突然勤奋起来,开始恶补“世界语”——


阿里巴巴设欧洲总部


【原声带】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撰文称,阿里巴巴正利用全球广告战略和在伦敦新开设欧洲总部的方式,尝试在中国市场以外吸引更多客户。阿里巴巴欧洲部门总经理Maggie Choo称,经济滑坡是拓展业务的最佳时机,原因是小型公司都转向通过互联网做生意以节省支出。她表示英国是该公司的第三大海外市场,仅次于美国和印度。阿里巴巴目前拥有4000万注册用户,其中约950万来自于中国以外市场。该公司在英国拥有40万注册用户,且正以每周约2000名用户的速度增长。

    陈百强在一首叫《盼三年》的歌里唱道:“若你愿耐心等多一天,定会令历史因此改编。”三年为约的军令状,在阿里巴巴内部仿佛是笃信的定律。当然,这也是阿里巴巴烂熟于心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这个“欧洲总部”依然是三年为限:第一年要获得认知度,第二年要寻觅合适的合作伙伴,第三年才会考虑收入的问题——和当年给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和阿里软件的OFFER如出一辙。从目前的绩效而言,淘宝与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优秀生,基本站稳,毕业在望。“寄读生”雅虎中国和“插班生”阿里软件则都已内部整肃,定了个“留校察看”的名分。单纯从这一点上看,热爱炒作营销的阿里巴巴,在开心农场里三年收一茬庄稼的愿景,成功几率是50%。

    而阿里巴巴此前在美元回暖时,突然宣布实施3000万美元的全球广告战略,其中包括在伦敦的500辆出租车上印制“阿里巴巴”商标和几则电视插播广告等这些,从环球资源和雅虎那里拿来主义的市场战的招数,是愈发的活学活用了。


谷歌李开复离职创业

 
【原声带】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正式辞职,在四年任期结束后选择离开,透过设立“创新工场”变身VC。李开复是谷歌与微软当年在“挖角大战”中最具争议性的一位。2005年7月时任微软副总裁的李开复跳槽谷歌,出任谷歌中国区总裁,微软随即以竞业禁止为由在美国将谷歌与李开复告上法庭,双方于当年12月秘密和解。加盟谷歌4年的李开复一直带领中国区团队开拓市场,从最早期的人才招聘、组建公司到后期拓展合作伙伴、推出本土化服务,成功将谷歌在华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6.1%攀升至目前的31%。

    李开复的离职,成为第三季度这最后一个月中最重要的业界消息。2005年7月,李开复挥别微软后与周韶宁、王怀南一同组建谷歌中国。2009年9月,谷歌中国的三位“先驱”均告谢幕。
    很多人与微软斗了许多年,最终都成为流星。只有这位从内部出走的,微软史上最著名的“背叛者”,仅仅通过一场上岗再就业的官司,就成为中国IT市场上能够造就跨界影响的明星。
    在此前我数次对微软研究院的公开采访中,前任者与继任者均默契地绝口不提的这个人。如今从微软“头号挑战者”的阵营出走,对微软而言应是一大快事。而对谷歌自身的“头号挑战者”百度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赏心乐事。只有对谷歌,是无可预计的失算。
    事实上,李开复对谷歌中国而言,堪比周伟焜之于IBM中国,尚在陈永正之于微软中国,杨叙之于英特尔中国之上。在语音搜索尚未一展怀抱的李开复,相信不会是如新闻通稿里所言“对于谷歌已没有遗憾”。我不相信,谷歌要上马操作系统,高调地与微软划下楚河汉界,一战定江山,导致李开复进退维谷的话——他和它的“君子协定”早在“秘密和解”时就已了断,对外声称的创新工场,也不过是暂停的驿站。当然,我也不相信他的所谓“从心选择”,因为李开复,天生不是往内心走的一个人。


雅虎将推英文版微博


【原声带】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数周前推出了西班牙语版的微型博客平台雅虎Meme,目前又计划推出这一服务的英文版,预计很快将会上线。从提供的功能来看,雅虎Meme与Twitter和Tumblr等微型博客服务非常类似,并有望成为这些网站的一大竞争对手。雅虎最初推出了葡萄牙语版的雅虎Meme,近期又准备推出西班牙语和英语版。这表明雅虎对这一服务寄予厚望,希望该服务能吸引大众用户。不过,雅虎Meme缺少自身特色,并且没有足够潜力去超越竞争对手。

    这些年,雅虎这只TIGER打了一个无梦的盹儿。从“领导者”转变为“跟随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表面上看来是雅虎失去了号召力,实际上这几年的折腾让雅虎变得更为聪明。
    日前高调上线的新浪微博,背后就多少有点“奉旨开张”的味道。此前在“美国大选”、“伊朗推特革命”的事件中,微博在其中推波助澜的作用,折射出微博在业务和推广的进程中,不断测试着政府敏感的底线。为此,在这一看不见的手的干预下,市场门槛的高准入与强监管,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为此,雅虎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Meme要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世界语”的路线,是当前的不二之选。同期的消息,雅虎奇摩证实雅虎新闻产品平台将移至台湾,就是心照不宣的旁证。
    产业环境的变化巨大,从毫无前人经验可“资治通鉴”,到遍地同行的领先背影,被外界解读为“没落”的雅虎首先要做的不是一个模式或者一个产品的跟随,而是需要重新焕发这个行业里最宝贵的文化经验——热情。创意的热情,创造的热情,创新的热情,甚至是创业的热情——“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那么多人在网上争晒“寂寞”,最贵族的雅虎,又怎可能只是一个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离·开复
后一篇:生·日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