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牵手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
【原声带】5月18日,百度宣布与中国电信旗下“号码百事通”达成战略合作,全面为中国电信3G用户提供快捷、精准的无线搜索服务。按照双方协议,从2009年“5.17”中国电信日起,包括网页、新闻、图片、贴吧、知道、MP3等在内一系列百度搜索服务将集成在一个统一的软件模块中,内置于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服务平台。
3G,G3,还有一个“沃”,新一轮三国演义的争霸战,业界似乎早有默契,所谓“移动互联网”,不应该成为“移动”的互联网。因此,3G的当下,好比一盘刚刚投子的博弈,在这个运营商冠名的杯赛上,大家各师各法,试图争取一个最佳的开局。在谷歌提前两年锁定中国移动后,继“三鹿门”、“央视门”后,又遭遇“飙车门”的百度先另觅结盟手机厂商的“残羹”,后接住中国电信的“冷炙”——“号码百事通”的旧瓶里,是否有百度期望的新酒?就事论事,口碑没落的百度与冀望复兴的中国电信“保持70码的距离”,远未达至“战略合作”的级别,变数尚多。到目前为止,百度不过是中国电信摸着过河的那块石头。
有意思的是,5月20日,三大运营商公布的4月份运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4月份新增用户数比起3月份,皆掉头向下。运营商们在激烈的广告轰炸下,心照不宣地将重点转移至3G终端用户的争取上。可以预见的是,待用户瓜分完毕,“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的中盘争夺将随之揭幕。
·“新浪朋友”下月将开放测试
【原声带】5月20日,新浪已在内部正式启动了新浪SNS“新浪朋友”的内测,新浪员工可以登陆进行测试,但尚未对外开放。根据搜狐IT拿到的截图显示,新浪朋友被定义为一个真实的社交网络,用于找到老朋友、维护新朋友的平台。据悉,新浪朋友将于6月对外开放测试。
有意思的是,这则新闻最早来自搜狐IT。
在新媒体的革命始露端倪的时刻,新浪的平台有多少持久的粘性?似乎已经不再成为互联网必解的命题。在制造新闻专题,以聚焦眼球的同时,新浪自己要如往日一样成为被聚焦的主角,已经开始力不从心,当然,除了一再围绕着它的那些关于并购事件——但也只是最佳配角而已。其在地方站上的全线“溃疡”(请允许我谨慎地,没有选择“溃败”一词),以及销售部门由上而下的乱象,都说明新浪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已经无法合力一处,从而赢得突围的主动。
新浪朋友?你在新浪有几个朋友?我承认,新浪网友很多,但朋友有几个?睡眠博客日增一日,闲敲键盘落灯花的你,能指望有几个老朋友“雪夜来访”?所以我不看好这个貌似很有内涵的“新浪朋友”,它基于的其实不过是一场“子虚乌有”罢了。
·文化部或介入移动互联网监管
【原声带】5月20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负责人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文化部将继续加强力度打击不良网游,并将举办培训等加以引导。该负责人还表示,文化部已注意到移动互联网的强力发展态势,以及其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文化部正在探索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会、问题与解决办法,并将通过网博会等渠道陆续对外公布。
网游开始跳出“游戏属性”,拥抱“媒体属性”,显然已成为呼之欲出的趋势。由此,一场来自官方的“新圈地运动”不可避免。在网易与九城之争中,与版署默契地选择“回避”、“肃静”的文化部,借网博会的自家舞台,突然冒出一声“威武”,实在是有些试图先声夺人的意味。
“文化部正在探索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会、问题与解决办法”,这话更是说得意味深远,“探索”精神可嘉。古时候叫“雁过拔毛”,现代版是看见猪跑,就想到回锅肉——活脱脱一幅官倒的嘴脸。“机会”当前,同志们,有问题吗?嗯,制造问题也要上!有困难吗?啊,制造困难也要上!开诚布公的推心置腹之余,还真开门见山,难怪“环滁皆山也”,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开心网状告千橡“不正当竞争”
【原声带】5月21日,开心网(kaixin001.com)正式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涉嫌不正当竞争状告千橡互动旗下的开心网(kaixin.com),要求千橡开心网停止使用近似网站名称,并公开赔礼道歉。开心网(kaixin001.com)在诉状中称:千橡开心网除了在网站名称、网络域名的主要部分与其雷同外,连服务对象、服务功能以及服务的主要内容也基本相似。开心网认为这些做法已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突然好几个媒体朋友问取“陈一粥”和“程病号”的联系方式。一问之下,才知道两个开心网打起来了。期待已久的口水仗终于爆发,媒体们当然难掩兴奋。
经过概念的鼓吹与潜移默化后,进入2009年的五月初夏,SNS开始热浪袭人。海外兵团与本土强龙,传统劲旅与新扎师兄均鏖尘一战。Facebook陷入黑客门,Twitter与尼尔森展开口水仗。还有,像一些传统的企业变成了坐收租金的房地产企业一样,一些传统的IT企业开始变成长袖乱舞的资本运作企业,例如雅虎。其首席技术官阿里·巴洛格表示,雅虎将在社交网络领域展开并购,希望通过“花钱买捷径”的速效胶囊,使雅虎成为该市场的核心竞争对手。
上述这些,都是环伺中国市场的巨头们的浮躁表现。回到同样浮躁的本土,kaixin001.com与kaixin.com,谁是谁的山寨?就算法官说得清楚,用户也没兴趣弄清楚,寻开心的继续寻开心,爱山寨的自然保卫山寨。正牌不正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广告大客户,决定了谁是头牌。口水飞不过一丈,走得更远,才是硬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