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马鞍岭
(2008-09-30 14:22:34)
标签:
情感 |
分类: 雨无伦次 |
风水@马鞍岭
海高斯来的时候,我在海拔800多米的马鞍岭上。
那天扫墓。马鞍岭上的,是我的曾祖父。
不巧,下很大的雨。
铲完杂草,新了坟头,我和两位叔叔,还有小弟弟都已浑身湿透,双脚沾满新泥。
换新旗、修葺祭台,燃黄香、摆上祭品,斟了酒、放排炮、唤先人魂……带了伞的,所以不担心奶奶和妈妈准备了半宵的纸宝化不了。雨脚密麻且无赖,那香头的红点齐刷刷的,愣是一星不灭,香灰如蚕。
很多人都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说。除此外,还有两样是什么呢?一是不懂医药常识。父母年高不知病邪入侵;二是不通风水常理。父母百年不懂择所而葬。
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魏晋时期的郭璞,这位被后世敬奉的风水鼻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是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并指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曾祖父这穴宝地所在,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前有案山,后有高枕、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中有明堂,玉水如练。最难得的是,站在坟前,驰目睱接,刚刚好十八座小山头,连绵叠翠,恰如十八尊者罗汉,跃然云间。
难怪当年,爷爷花了三十石谷,才觅此宝地,作为他爸爸的百年寿居。
那时,是1950年。
有意思的是,风水宝地总是隔代护佑的,而且七年一为约。是以50余年间,宗族中我家这一房,总是“欢笑多于唏嘘”。纵亦历尽大时代的天灾人祸,但一大家人始终和睦与共,暖流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