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盘点]
·网购拉动快递行业黄金周商机
亮点:成交比去年增长2倍
本博讯[S·H·E]报道:日前亚洲最大网络购物平台淘宝网发布的黄金周网购调研显示,在10月1日-10月7日的黄金周,中国消费者每天在网上消费超过1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超过200%。其中,手机等电子产品依然是黄金周购物的最优选择,但风头已经让位于以电话充值卡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电话充值卡后来居上,成为节假日畅销商品的榜眼;而书籍音像类商品的异军突起,每分钟可以卖出18本书。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排名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食品,已经挤进黄金周销售前十名。反映了淘宝作为购物平台的超强黏性。
第三方分析师表示,黄金周持续火爆最主要的原因是网购的普及。无论是出游还是在家休息,年轻消费者采购的第一选择往往是上网,可以说网购成为社会生活,特别是年轻一族日常购物的主流方式。
特点:足不出户买遍全国
黄金周出游继续火爆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期间选择把“七日游”变成“七日休”或“七日睡”。上网购买正宗的地方特色商品,则成了弥补减少出游缺憾的一种方式。
今年6月份,已经有相当中华老字号组团在淘宝上销售。据了解,目前已经有近70家中华老字号组成老字号网上一条街,新加入的就有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中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扬州“谢馥春”、江西“梁义隆”清真小吃、杭州“方回春堂”中药铺、浙江“王星记”扇子等近20家。
值得一提的是,更多不是老字号的地方特色商品,也纷纷依附在这些老字号边上,形成地方特色的网络商圈。譬如仅大闸蟹,今年就有阳澄湖、太湖的蟹农,开始尝试网络这种全新的销售方式。这些特色商圈基本上网罗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商品、小吃等,消费者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实现“游遍全国,买遍全国,吃遍全国”的梦想。
新点:每分钟卖18本书
今年黄金周的网络销售,让人惊异的不再是电话充值卡的狂飙突进,不再是食品的后来居上,而是网络“夕阳”商品书籍音像品的异军突起。统计显示,在七天长假里,书籍音像类商品,淘宝网上的成交额近1300万元人民币,每天平均185万左右。仅书籍一项,7天长假,淘宝网上就卖出了18万本,相当于每分钟卖出18本。
根据第三方资料,上海最大的书店——上海书城,黄金周七天的成交额在900万元上下;北京最大的书店——北京图书大厦整体销售达到1000余万元,重庆全市的图书日销售额在11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此前在淘宝网上不起眼的图书音像商品,悄然成长为淘宝网的主力商品之一。
易观国际分析师宋星认为,这一现象从反映了淘宝作为网络购物平台的超强黏性。经过多年的培育,淘宝网积累起数量可观的具有相当粘性的买家用户群体的同时,这些用户反过来又创造了强劲而多样的商品需求。而这种需求肯定会向曾经“冷门”的商品品类渗透,并使这些“冷门”和“长尾”转化为新的消费热点。
支点:快递服务长假无休
支撑黄金周网购热情的是七天长假正常营业的快递物流公司。早在9月20日,淘宝网上就贴出公告,今年十一黄金周,中国邮政、申通、宅急送等大部分淘宝网推荐物流公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正常营业。事实上,网购的飙升,亦拉动了快递行业的黄金周商机。网购族汇流成河的每天上百万个包裹单,足以支撑起几家大型物流公司。
敏锐的物流商们当然不是现在才觉醒。早在2006年11月,改革中的中国邮政就敏锐地抓住网络购物必将普及的趋势,果断和淘宝网共同推出电子商务快递业务,同时推出经济型特快专递服务e邮宝。这是国内第一项专门针对网上购物的快递服务。除了全程陆运外,e邮宝拥有和普通EMS一样的高品质服务,而价格在省内和区域内将是普通EMS的一半或更低。而在今年9月份,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申通快递则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门面向网上购物的快递物流公司,专门服务网上购物。此外,大部分快递公司改变了此前只有电话客服的习惯,纷纷在购物网站上直接设立在线客服,以随时随地和用户沟通并快速作出服务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