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购热岛效应冲击“临界点”

(2007-07-18 13:06:05)
标签:

互联网

网络购物

淘宝

it

it科技

分类: S·H·E

http://radio.youth.cn/yyzz/jmlb/200703/W020070301420450307655.gif

 

 

·网购热岛效应冲击“临界点”

[网商世家]

·网购热岛效应冲击“临界点”


  
    本博讯[S·H·E]报道:七月流火,商家潮涌网购主流。“我的爱如潮水,爱如潮水将我向你推,紧紧跟随,爱如潮水将你我包围”,这句流行曲用来形容网购渐成主流购物方式的态势下,蜂拥上网开店的广大商家们的心情可谓恰如其分。亚洲最大购物网站、中国首选购物网站淘宝网发布了《2007年上半年淘宝网购物报告》。对比2006年-2007年的发展情况,网购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购物方式,而敏锐的大小商家的规模化上网开店亦开始蔚为潮流,共同愿景这一“全新、高效的销售途径”。

 

巨大人气驱动商家追捧

 

    调查显示,巨大的人气是网购受商家追捧的驱动因素。截至6月30日,淘宝网会员数达3990万,和2006年同期相比,增幅达80%,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淘宝丰富的物品、庞大的活跃用户群带来了增势喜人的购物行为。
    淘宝正逐步凸显网购平台的优势。据统计,2007年上半年,每天登陆淘宝购物的不重复访问者超过600万;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调查显示,像家乐福、联华这种大卖场,一个门店一天的平均客流量为1.1万人左右,这意味着“1淘宝=600家大卖场”,也就是说淘宝网一天的人流量相当于近600个大卖场。2006年淘宝的日均成交额相当于65个家乐福或80个沃尔玛,目前已相当于122个家乐福或150个沃尔玛,半年时间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将近1倍。而且从未来趋势来看,这种效率仍有相当提升空间,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

 

热岛效应冲击“临界点”

 

    淘宝报告显示,淘宝网2007年上半年的总成交额突破157亿元,接近2006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169亿元,同比增长近200%。特别是二季度5、6月,淘宝日均交易额超过1亿元,每天都相当于2006年销售的最高峰的圣诞、新年黄金周峰值水平。预计在网购市场的旺季——三、四季度,淘宝网成交额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增长。
    同时,网购市场在全国消费品销售市场中的地位日显“热岛效应”。2002年,全国网购总额只占全国消费品销售总额0.04%的比重,而到2006年,这一比重增长了9倍达到0.41%;而2007年上半年,更是快速增加到0.6%,预计今年极有可能突破1%的临界点,出现质的飞跃及极大的拉升幅度。

 

网购支点撬动网民群体

 

    易观国际首席分析师符星华表示,淘宝网持续的快速发展客观反映了在网购市场,庞大的互联网网用户群已经开始被撬动。事实上,网购平台高企的人气,活跃的成交,高效的资源配置,让厂商们找到全新的、高性价比的销售渠道,特别是那些受囿于原有渠道的厂商。据了解,仅淘宝的品牌商城在2007年上半年,就有超过7827家厂商申请,目前通过审批成功入驻的厂商有近2000家。不仅宝洁、Apple、摩托罗拉、罗技等国际品牌,李宁、美特斯邦威等新兴品牌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连北京同仁堂、嘉兴三珍斋这些曾经远离网络的老字号也纷纷尝鲜。统计显示,目前已有超过40家“中华老字号”通过淘宝网进行销售。业界预期,随着这些先行者在网上营销的成功,更多的厂商会开始把更多的渠道转移到和“整个世界面对面”的网购平台上来,并成为主流营销渠道。

 

相关链接:

·淘宝抢滩B2C水到渠成?

 

    本博讯到底是淘宝发现了用户并激发了他们中大多数人潜在的网上购物需求,还是用户的网上购物需求造就了现在占据中国大半个网上购物江山的淘宝?反观电子商务市场的现状,吕伯望认为,中国的B2C正是因为缺少一个淘宝,才发展得如此步履蹒跚;也正因为有了一个淘宝,B2C的未来发展空间被淘宝侵占了大半而看不到一个晴朗的天。许多企业把他们的销售平台不是建在他们自己的网站上,而是建到了淘宝的平台上。不为别的,就为淘宝网无可匹敌的人气。淘宝上吸纳的人气,不仅仅是C2C市场的一个进入壁垒,它也是B2C,包括传统零售企业向网上发展,以及当当、卓越和别的B2C企业难以做大的一只拦路虎。他进一步指出,淘宝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跨度两个纵深的拓展:一个跨度指的是地区跨度,两个纵深指的是购物消费者群体和企业群体——此言挑明了C2C的淘宝水到渠成的BC2大布局。
    美国SIG的分析师赵春明,在最近出版的分析报告中,给淘宝标了一个20亿美元市值的标签。一个没有一分钱收入的网站,为什么可以值这么多?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它的价值来自淘宝吸纳的几千万持币购物的中国消费者。说到用户的数量级,中国的新闻网络媒体读者是数千万,网络游戏玩家是数千万,Web2.0的用户数量是数千万,网上购物消费者数量也是数千万。这几个用户社区,总体上最敢在网上消费、最具网上消费购买力的,应当就是网上购物用户,他们中超过三分之二是淘宝的用户。也就是说,淘宝可能拥有互联网世界中最有价值的一个用户群,无论是让他们直接买单,还是通过获得他们的注意力让广告主买单。由此,吕伯望称,淘宝免费与收费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是买家决定着卖家的去留而不是相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