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techweb.com.cn/h000/h51/img200703011612170782.jpg酷睿2担纲正印先锋" TITLE="·英特尔华南春耕 酷睿2担纲正印先锋" />
·英特尔华南春耕酷睿2担纲正印先锋
[S·H·E]报道:“今年一定是把酷睿2进行到底的一年”,藉全国渠道早春团拜之机现身广州的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旭(如图)开门见山地亮出了底牌。刚刚成为全球第五个独立大区的英特尔中国,对开局的春耕高度重视,在渠道策略调整、产业链合作上都未雨绸缪,早早先行。而“酷睿2”更是重中之重,成为未来战局的关键词。
杨旭说称:“我想英特尔会加大力度全方位朝着酷睿2去过渡,我们针对酷睿2架构新的产品从上面到中间、下端都有全线的产品更快进入市场。以后的方向,包括过渡的力度,包括产品的准备目前情况非常好,今年从产品上来说一定会大幅度更快速地朝着酷睿2过渡”。在英特尔“粤人治粤”战略调整下去年底走马上任的华南区总经理方粤生表示,将酷睿2进行到底不仅仅就品牌而言,旗下赛扬、奔腾、酷睿2等所有的品牌都将采用酷睿微架构。到2007年底,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100%都将是新的架构。杨旭更表示:“不同价格段的消费者都能够体会到新的架构”。
深耕边远区域市场
据悉,2006年是英特尔有史以来推出行业领先产品最多的一年。经销商渠道目前约占所有英特尔处理器销量的三分之一,通过1300多个总代理构成的网络,将产品销往130个国家的18万个成员的庞大机构。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占了英特尔渠道销量的60%。自今年1月1日起宣布成立独立运做的中国大区后,英特尔的渠道策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杨旭说:“我们最关键的最大的调整是我们要更边远化,要朝着区域化。英特尔过去二十年重心已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再往前走更大的投资应该在区域性”,“我们投入更多不是在北京上海,更多的是在中国16个分公司的办事处。在四个大区里面,我希望我们的资源和人力,物力都能够加大力度”。“中国市场经济的特征已经很明显,一二类城市的电脑渗透率已经很高,已经过了电脑普及的阶段,现在一二类城市面临的是一个替换电脑的人群和买一台电脑以上的人群,所以在替换人群和买一台电脑以上的人群要开展满足其所追求的所谓应用价值的东西。而涉及到四五类城市第一次买电脑的人是不一样的。四五类城市可能要像一二类城市十年前普及电脑的时候,大家面临的是第一次买电脑”。
所以,杨旭认为:“这样市场不同的分级,一定要有针对的不同的战略策略。我们在中国划分了东南西北四个区,希望在各个区能够做不同的区的工作,各个区的人员配备和资源的配备,包括我们不同渠道的合作、合作伙伴的合作。各个区的合作伙伴的方式不一样,或者做的具体某一个方式不一样,但是发展的方向是很一致的。这就是更边远化、更区域化——是中国渠道这边最大的一个变化”。
扩展产业链合作
至于产业链方向上的合作,杨旭表示,在中国大区成立以后,今年不仅将继续信守二十多年以来的“芯心相印,与中国共同成长”。杨旭称:“产业链整体的合作,包括政府和软件商。目前产业链合作的内容更广了,以前很少看到英特尔和运营商合作,现在要把这个运营模式进一步推广,开辟新的市场,需要把运营商他们的增值业务他们未来的服务内容做出来。这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制定这方面的职能部门。随着整个产业链扩展更广,而且要做得更深,这需要做很多帮助国内产业提升核心实力的支持工作。”。
不过,杨旭以英特尔欢跃平台为例委婉表示,业界跨越电视、电脑和手机三种屏幕的数码革命的瓶颈在于整个产业链的准备现况。目前,国内的视频、网络增值服务不比外国,能够接受增值服务模式的群体在今天还不大。中国的增值服务在内容和模式上都需要完善,需要等到国内的内容供应商走出了同质化的雷区,在内容和增值的办法上进行了创新完善,这个产业链才有希望完善。
此外,英特尔此前支持广东省政府在2006年实现建成300个乡镇信息体验服务中心的目标已基本完成。方粤生表示,英特尔公司在中国信息化建设方面,在广东走了第一步,包括和信息产业部,和各个省、各个地方信息产业厅的合作,目前在全国正在展开类似的活动。杨旭强调,还该项目最大的挑战,不仅仅是把信息化的产品准备好,硬件只占10%,还有90%是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