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通对CEO田溯宁辞职原因作出的解释,是寥寥四字的“私人原因”。从1999年风风光光离开一手创办的亚信控股,出任网通控股总裁开始,屈指一算,被业界称为“宽带先生”的田溯宁更像是在一场“七年之痒”后,主动提出了分手……是的,如果不开心,那就另起一行吧。
七年之痒
田溯宁另起炉灶
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田溯宁5月17日正式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保留公司副董事长职务,并调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但实际上这些只不过是虚职而已,淡出网通管理层后,田溯宁的离开已经没有悬念。
同日网通前首席营运官左迅生出任首席执行官,同时进入董事会成为执行董事。
全资掌盘宽带基金
随着田溯宁的挥手淡出,一个寄托田氏宽带理想的“中国宽带产业基金”亦正式浮出水面。田溯宁称其辞职后将专注于“中国宽带产业基金”(简称CBC)的管理和运营。田溯宁表示对这项新事业“将倾注更多的精力”。以CBC为新的平台,被业内人士视为其再战宽带的新战阵部署。
记者了解到,“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未来将主要投资于电信、技术和宽带应用领域。具体的投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服务于投资者的需求,如帮助企业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电信、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重组。
田溯宁目前仍是香港电讯盈科副董事长。电讯盈科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电讯盈科将出资5000万美元,投资由田溯宁全资拥有的风险投资公司CBC
控制的基金,而CBC控制的基金规模总额将介于2亿-3亿美元,而预计进行的投资总额将至少为1亿美元。记者从电讯盈科方面得到的消息,在入股CBC后,如果基金的获利回报率在8%以上,盈利的20%将归CBC所有,剩余的80%则由电讯盈科和CBC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成;而如果回报率在8%以下,电盈和CBC则将按股份比例分摊盈亏。
嫡系旧部追随转战
网通内部人士称,身兼陆港两地两家上市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副董事长,其辞职是为了保证“中国宽带产业基金”以独立的身份开展市场化运作。易观国际分析师翟小龙认为,“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还要看内地宽带接入市场整体的发展;以及主要看这个基金未来的投资方向。不过,由于田溯宁曾在亚信、网通(控股)和网通集团积累下不同形态的企业管理经验,将会为基金的管理以及对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带来价值。同时,通过在国有企业的几年历练,田溯宁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人脉关系,这些都是他下一步运作基金的良好资源。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田溯宁此次“另起炉灶”可谓“顺理成章”。自2005年中国网通高溢价收购电盈两成股权之后,田溯宁的“小网通系”便已开始土崩瓦解。有网通内部人员透露,由田溯宁一手打造的网通宽带的一百来号人现在基本分流了,“有的去了北京通信,一部分出去自立门户了。”该人士告诉记者,出去自立门户的这部分人,有的做视频搜索,有的做连锁网吧和游戏等业务,一些人已经有希望获得田溯宁宽带基金的投资,“毕竟这些人都是跟着田溯宁一起打拼了这么多年的”。据了解,原网通CFO范星槎,以及原网通国际部总经理张颖和张文杰等人将追随田溯宁,一起运营宽带基金。更有传言说,这些人都成了上述创业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网通3G曝资金短板
巧合的是,就在田溯宁去职的同日,网通香港发布消息称,有可能出售旗下的亚洲网通,并拟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发行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债券。据悉,拟发行融资券的还款期限将不超过365天,自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完成之日起的一年内发行。上述动作似乎向业内发出了一个信号,网通对现金流目前有较大的需求,很有可能与国内3G项目的开展有关。
对此消息,中国网通董事长张春江并不避讳,表示网通正在试图改善亚洲网通的运营情况,包括出售和进一步降低成本。他进一步强调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出售只是其中一个方案。同时拒绝透露潜在买家的名字。这是网通首次承认拟出售亚洲网通。
不过,有消息称,亚洲网通将被出售已成定局。接盘亚洲网通的可能是由安石投资管理公司牵头的英国投资者,准备以3.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亚洲网通,双方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此前闻风而动的和记黄埔前董事总经理马世民曾表示,他领导的一个集团即将收购中国网通旗下的亚洲网通,交易价值约为3.5亿美元。
崔小龙认为,出售亚洲网通,显然表明网通有意收缩业务。网通整个企业的盘面很大,但实际业务开展的状况并不太好,出售亚洲网通也是希望在主营业务回归。易观国际提供的分析数据表明,建设一张1000万用户的3G网络需要100亿元到120亿元人民币,如果加上土建、运营费用,建设1000万用户的3G网络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而网通的年报显示,目前网通的现金储备约为49亿元。
原山东电信老总接棒
田溯宁交出的CEO帅印将由COO左迅生接任。左迅生在加盟网通集团之前,曾担任过山东省邮电管理部门以及济南市邮电局的许多重要职位,2000年5月至2002年4月期间更担任山东电信总经理。
据网通内部人士透露,左迅生一直积极主张中国网通将转型的业务突破点定位在固定电话、小灵通和宽带三大业务。据称,以三大业务为基础,制定灵活有效的捆绑策略方案,实现不同业务的产品捆绑、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产品捆绑以及不同营销模式的产品捆绑,将是这位新任CEO开展市场工作的“支点”。同时,左迅生还要积极推进中国网通在A股市场上市的计划。
[相关链接]
·创业者爱出风“投”
从去年的原金融界CEO宁君、3721创始人周鸿袆、前搜狐CEO古永锵、携程创始人之一沈南鹏、到今年的原新浪首席运营官林欣禾、再到现在的网通田溯宁,转行风投(VC)似乎成为了国内创业者们最为“时髦”的选择。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国内VC业发展过程密不可分。1998年之前,国内VC业尚处于冻土期。借助互联网的第一轮热潮,国内VC业在2004年之前逐步成熟。随着2005年国际顶尖风投的争相抢滩,国内VC业进入了一个快速的行业发展期。田溯宁等人,正是一批“被风险投资催生和扶植起来的创业家”。与一些依靠投机成长起来的老板不同,他们在创业期都得到了风险投资的支持。在转行VC之后,熟悉风险投资的他们深谙创业的艰辛,而且具备了发现各种创业和投资机会的敏锐嗅觉,势必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政府态度的转变也不可忽视。2005年11月14日,发改委、科技部等十部委联合签发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国内VC业环境进一步宽松,这也为国内创业家转行创造了条件。
[林·语堂]
·田溯宁与网通的未来不合拍
作为中国电信行业的先锋人物,偏偏选择在5.17世界电信日退幕,田溯宁是否别有深意?网通公告称,田溯宁离开的原因是“因私人理由”。知情人均言,其个性与中国网通的未来还是没能磨合到一起。5.17不过是一个无法忘却的纪念。
田溯宁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先行者,后来又参与了国有大电信商的运营管理,被称为中国的“宽带先生”。与张朝阳、丁健等一起被称为新一代“海归”,田溯宁更成为参与国有大型企业管理的海归第一人。1995年,他回中国开拓业务时被人以为“在美国呆不下去了”,但几年之后的互联网狂潮一下子把他推上风口浪尖。
田溯宁对于网通的宽带业务、国际化和资本市场运作方面贡献良多。宽带业务已经成为中国网通的核心竞争力,而收购亚洲网通、海外成功上市、入股电讯盈科、引入西班牙电信等一系列炉火纯青的资本运作,田溯宁为网通赢得了相当高的国际声誉,这从网通IPO时受资本市场追捧的程度可见一斑。自上市以来,网通市值增长了86%,超出同类公司82%。
可惜,“结局总是早早写好”。田溯宁的离开也早有蛛丝马迹。去年7月,中国网通集团撤销了其国际业务的标志性子公司——网通国际。此事对当年跟随田溯宁创业的嫡系队伍影响很大,因为它被视作田溯宁实现宽带战略的实际平台。而网通上市后,田溯宁被“边缘化”的传闻日盛。其国际化战略并未在网通内部赢得期望中的认同。尤其在今年3月网通2005年财报发布会上,这位网通CEO居然缺席。
“我要把光纤的外皮做成血管的颜色,光纤就是以后中华民族的大动脉。”田溯宁总给人在从事一场伟大革命的感觉。但这种时刻高涨的热情、张扬的个性,与体制内部、领衔角色的本身的冲突,交织着田溯宁困惑与矛盾。作为为数不多的来自私营企业、并在国有公司担任高管者,田溯宁曾公开谈论在协调这两种管理文化时遇到的困难。
田溯宁坦承,在网通集团的这些年,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是在‘系统’外看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当你到了一个20万人的国企后,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更加现实些。”当想起那些当年和他一起创业,却又因整合中理念不合而离开公司的员工们。除了心中的遗憾外,田溯宁说得不无感慨:“如果我们能把当初到国外闯荡的勇气和自信心保存好,心怀一个共同的目标,多一些责任感,变化是可以适应的,是不是‘外来户’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曾有一位国企的老总说“做国企老总要避免一种情结,把所有的感情投入其中可能是不恰当的”。对此,田溯宁直言:“这话挺有道理的,不过对我可能比较难。这是性格里的东西,要改也很难”。
加载中,请稍候......